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EV大厂崛起给日本车带来的沉重现实

EV大厂崛起给日本车带来的沉重现实

2023/09/01

PRINT

鸿海集团发布的纯电动汽车“Model B”(2022年10月,台北)

      中山淳史:今年夏天,我在海外采访几家纯电动汽车(EV)初创企业时,多次听到“CDMS”这个词。虽然企业没有明确说明,但似乎正在考虑与外部的代工企业合作来涉足业务。

   

      代工生产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企业被称为“EMS”。CDMS是“委托设计制造服务(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的首字母缩写,指的是提供EV设计和制造服务的“汽车版EMS”。

   

  瞄准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领域组成EV联盟

   

      综合来考虑,各企业的合作对象很有可能是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因组装美国苹果的智能手机“iPhone”而闻名的鸿海,预计近期将进入EV代工领域,目前正在建设基地并与中国大陆、东南亚、印度、美国等的新兴EV厂商广泛接触。

   

      对鸿海来说,EV是已经迎来成熟期的、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个领域。约3年前鸿海发布了EV专用底盘。还召集200多家供应商(零部件和材料制造商)组成了供应链联盟。

   

 

      据说鸿海的很多客户是中国大陆的初创企业。虽然台湾因中美对立而处于微妙境地,但在处于兴起期的EV方面,鸿海正试图通过分别与中美企业合作,在汽车行业提高存在感。

   

  包括电池在内,中国正在加紧出口

 

      站在海外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汽车领域正在诞生两股巨大的势力。一个是鸿海,另一个是中国大陆企业。

  

      中国大陆企业就不用说了。在被称为“21世纪汽油”的车载电池领域,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和比亚迪就占据了全球5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近年来,20世纪的国际石油大企业对可再生能源和车载电池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恐怕无法赶超中国企业。

   

      就汽车本身而言,1~6月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在中国国内,以EV销售情况良好的比亚迪为首,中国企业正在对日本企业和欧美大企业紧追不舍,并乘势在欧洲、东南亚、中亚、澳大利亚提高了存在感。

   

      但中国企业也遇到了阻碍。在欧洲,法国以环保问题为由,提出“应该仅限于进口欧洲区域内生产的EV”。美国通过中国生产的EV不享受补贴的形式,从实质上将其排除在外。

   

      这不仅仅反映出对中国大陆企业在品质上提高竞争力的恐惧。EV出口增加的背景原因是,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市场等持续低迷,此外美欧和日本采取对华半导体管制措施,导致在中国组装的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的出口减少。

    

   

      结果,作为拉动经济的力量,EV及车载用电池越来越受期待,这2个领域的出口今后也很可能继续增长。也有人指出,尤其是中国大陆EV竞争越来越激烈,正造成产能过剩。这成为持续展开价格大战的一大原因,同时也导致出口紧急加速。

   

  面向“很香的市场”薄利多销

  

      如果中国及鸿海的影响力一直扩大,也有可能出现警惕的论调。但或许很难控制两者的崛起。因为从中长期来看,最大的关键是成本竞争力。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32
具有一般参考性
 
5
不具有参考价值
 
14
投票总数: 51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