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来最低利率”背后的两个陷阱
2021/09/01
第2个陷阱则是市场不再对政府臃肿化提出警告。
如果财政出现恶化,投资者会担忧偿还能力,不再买入国债,利率会随之上升。1990年代的美国克林顿政权为了抑制不受欢迎的高利率,不得不放弃很多政策。
但在如今,虽然各国的财政因新冠对策而恶化,但利率仍随着央行买入国债而持续低迷。以美国为例,央行等的美国国债持有比率截至2020年底超过20%,在1年里几乎翻番,支撑了美国政府的大量发债。今年8月,可能导致财政赤字长期扩大的1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法案在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但长期利率稳定在1.0%~1.5%水平。
“大政府”的黑暗面是通货膨胀。在现代美国,通胀最为严重的是政府支出增加、监管加强的上世纪70年代。当时民间的竞争机制减弱,物价上涨,再加上石油危机的影响,全年物价涨幅达到2位数。
这种逆境由1979年出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主席的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通过货币紧缩而终结,但代价巨大。由于经济萧条,当时的失业率达到10%。
沃尔克也是债券交易的缔造者。他将金融调节的对象从利率改为货币供应,利率因投资者的行情判断而出现波动。在物价上升隐忧加强的如今,正应当恢复市场的警告力。
依赖货币宽松的局限性不时浮现,企业需要为应对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做准备。美国货币紧缩一直在世界的某处引发金融危机。但是,即使资金收缩,强大的企业仍会吸引投资者。
美元与日元(资料图) |
在新冠危机袭来的2020年1~3月,恐惧的外国投资者连美国国债也不想持有,按年换算的净卖出额超过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是,美国股市反而迎来近9000亿美元的净买入,美元免于暴跌。外国资金相信,构成美国股市核心的“GAFA”(Alphabet、苹果、Facebook、亚马逊)将成为疫情后的赢家。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