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日本企业会第三次失败吗?

日本企业会第三次失败吗?

2021/01/07

PRINT

      梶原诚:“日本人失去了曾经的进取精神”,这是2020年12月20日去世的美国社会学家傅高义2004年留下的一句话。1979年,他撰写了主张美国应该向日本学习的《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在这本书的再版中一改之前的观点,向富裕的日本发出了警告。

   

      在摆脱新冠危机的全球性复兴竞争中,傅高义的担忧也许会一语中的。在七国集团成员中,7~9月的企业设备投资相较于4~6月出现下滑的国家只有日本和加拿大。加拿大仅出现微跌,降幅不到1%,而日本企业的萎缩却非常明显。日本有可能从复兴初期就落后于人。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企业在全球性大竞争中失败了两次。第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掀起的“IT革命”。不仅IT投资规模相形见绌,而且缺少美国GAFA(谷歌、亚马逊、Facebook和苹果)和中国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那样的大型平台运营商。

   

     第二次是2008年雷曼危机后的复兴。日本企业的利润率一直不如欧美和亚洲,雷曼危机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到2019年只有7%,远远低于欧美的20%以上,除日本之外的亚洲更是扩大一倍。

   

 

     日经指数被认为有可能突破3万点大关。但如果考虑到世界上存在积极进取的竞争对手的现实,日本企业第三次失败的阴影正隐隐浮现。

   

     以德国为例,日经指数尚未达到历史最高点的70%,但德国的DAX指数却到达了最高值范围。其原因是企业听取了市场的声音,不断开展进攻式经营。

   

     1998年上台的施罗德政府敦促只要求放贷对象保守经营的银行出售持有的企业股票。成为新股东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提出了改革要求。由于企业的吸引力提高,家庭也纷纷取出存款投资股市,进一步对企业改革起到促进作用。1998年以后,DAX指数上涨至约3倍,与仅上涨至1.7倍的日经指数拉开距离。

     

     德国企业改革的典型例子是西门子。西门子缩小了家电和能源业务,同时向“物联网(IoT)”领域投入巨额资金,摇身一变成了“工业4.0”的旗手。1998年仅为1%左右的营业利润率提高到了8%以上,企业市值上涨到原来的3.5倍。

    

     日本企业要想稳住脚步实施变革,必须把为自己承担风险的资金当做朋友。欧姆龙正打算改变1933年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的“制造产品进行销售”的业务模式。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24
具有一般参考性
 
2
不具有参考价值
 
3
投票总数: 29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