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节点:日本式资本主义复兴之时
2018/03/15
国际基督教大学特聘教授 岩井克人:日本曾出现过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论争”的争论,期间从1930年代到60年代,跨越了第2次世界大战,成为一场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激烈的政治斗争。
这场论战的起点是围绕日本战前存在的贫困和不平等现象的原因。
其中一方的阵营被称为讲座派,他们主张日本的社会是脱离西欧资本主义所经历的发展路线,在天皇制这一独有的封建体制下具有“固有”结构的社会。另一方阵营被称为劳农派,他们主张日本社会虽然走在资本主义正常的发展路线上,但是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岩井克人 |
看起来不过是学术上的对立,但争论之所以发展成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是因为这场论战导致了社会主义革命战略的对立。如果日本是封建社会,在社会主义革命前有必要进行市民革命。而如果日本是资本主义社会,下一次革命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就可以了。
围绕社会主义的道路,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这一论战在现在看来就像一场闹剧。但是笔者不会将其视为闹剧一笑了之。这是因为日本社会的特质,到底是固有的“结构”还是发展的“迟缓”,这一争论超越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多次出现。
例如90年代,泡沫破裂后的日本经济陷入了失去的20年,而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和金融自由化排头兵的美国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受美国的发展势头挤压,美国式资本主义被视为“全球标准”。于是关于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原因,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独有文化产生的固有“结构”导致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日本的美国式市场自由化进程“迟缓”导致的。
这种争论不仅存在于日本,还存在于众多非西欧社会和欧洲大陆各国。
笔者认为,讲座派与劳农派的对立以及同样的对立之所以多次出现,是因为在对立的背后其实存在共识。
该共识就是过去将西欧社会、近年来将美国社会视为唯一的“普遍”。将包括日本在内的非西欧社会,近年来包括非洲大陆各国在内的美国以外的社会视为“脱离”唯一的普遍。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