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丰田无偿开放混动专利背后的深谋远虑

丰田无偿开放混动专利背后的深谋远虑

2019/04/09

PRINT

  涩谷高弘:丰田汽车作出了无偿开放2.3万项混合动力车(HV)等电动车相关专利的破格决定。其目的不仅仅是推广自身技术、削减成本,还透露出希望通过开放汽车专利,换取新一代移动服务所不可或缺的伙伴及数据的深谋远虑。

      

  2017年,丰田知识产权部门的相关人士曾表示,“以长远眼光来看开放专利的成果”。在那之前2年,丰田为推动燃料电池车(FCV)的普及,开始无偿开放约5700项相关专利,但是并未取得显著成果。尚未迎来普及期的燃料电池车的专利对其他厂商的冲击似乎较小。

  

丰田的混合动力车“普锐斯”

     

  经过反省后,此次丰田的决定十分大胆。无偿开放至2030年底的专利包括约7500项系统控制相关专利、约2500项马达相关专利等。除了混合动力车外,还包括可应用于纯电动汽车(EV)和燃料电池车等的技术。

  

  丰田开发混合动力车超过20年,积累了有助于电动车高性能化、小型化、低成本化的专利。无偿开放这一技术框架不仅对铃木和斯巴鲁等决定引入混合动力车的现有厂商有吸引力,对新兴纯电动车厂商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此次像丰田这样通过无偿提供专利来推动产品普及的举措在知识产权领域被称为“开放&封闭策略”。没有人会好到单纯无偿开放宝贵的知识产权而不图回报。开放战略一定伴随着交换。从中长期来看,潜藏着对丰田自身有利的“封闭策略”。

   

  例如,美国苹果在2000年代无偿向中国企业提供除iPod和iPhone基本操作系统“iOS”之外的移动终端的标准和制造经验。借此获得了低成本的采购网络,苹果的营业利润率也达到30%。

   

  那么,此次丰田开放专利又隐藏着什么好处呢?短期可以看到的是,混合动力车系统的对外销售以及有偿的技术支援服务。专利不是光看资料就会使用,引入专利还需要相关技术经验。即使专利免费,丰田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收入。

    

  从中长期来看,丰田能够通过提供技术获得其他企业的动向和数据。丰田已决定与软银合作进入把无人配送等移动手段作为服务提供的“MaaS(出行即服务、Mobility as a service)”业务领域。由于使用了人工智能(AI)和电动车,用于验证的数据越多越好。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20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2
投票总数: 23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