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战国时代(下)比亚迪低价打天下
2023/11/27
“正在靠纯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盈利的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一家日系车企的高管这样说。
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车(NEV)市场中国出现了阴影。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包括出口)同比增长28%,达到90万辆。但与2022年下半年的增速(环比接近2倍)相比有所放缓,价格竞争变得激烈。要想赢得胜利,成本竞争力受到关注。
中国最大新能源车企比亚迪(BYD)在中低价位市场具有优势。最便宜的EV“海鸥”售价仅为7.38万元。从销量排名靠前的“宋”系列的“PLUS”来看,EV款为16.98万元。
成本竞争力如此强,是因为比亚迪自主生产磷酸铁锂(LFP)电池,采用垂直整合型业务模式。由于不使用属于稀有金属的钴和镍,与传统的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料价格便宜,容易靠自产降低成本。
车载电池占到EV价格的3成左右,成为EV生产成本高于发动机汽车的主要原因。生产成本低让比亚迪能兼顾消费者买得起的定价和确保盈利。2023年1~6月,比亚迪的净利润同比增至3倍,达到109亿元。作为盈利能力的衡量标准,销售额净利润率达到4.2%,上升1.8个百分点。
靠中低价位车型增加市场份额后,比亚迪开始挑战高价位。9月,通过高档品牌“仰望”推出了SUV车型“U8”,售价为109.8万元。U8可独立控制4个车轮,提高了运动性能。在中国,中低价位车型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比亚迪11月对部分车型降价。开拓高价位市场不仅仅提高品牌号召力,似乎还是为了提高每辆车的利润率。
在其他厂商方面,广汽集团推出了EV品牌“AION(埃安)”。2023年以来销量增长,1~9月同比增长93%,达到35万辆。主力车型“AION Y”主要面向年轻人,售价11.98万元起。
广汽集团也像比亚迪一样推进车载电池和主要零部件的自产化。已决定新建车载电池和驱动零部件“E-Axle”的工厂,力争2025年投产。广汽集团认为外购主要零部件会推高成本,正在推进自主研发电池和驱动零部件。
在EV量产方面领先的特斯拉率先采用一体化压铸(Gigacast)生产方式,把多个车身零部件一体化成型。通过减少零部件数量来降低成本。1~6月,特斯拉的净利润率达到10.8%。虽然在中国降价压低了利润,但盈利能力仍保持稳定。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