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预感是对的。温家宝在2010年5月的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面临着新的火种。会议指出“多年来,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筹集资金,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规模增长过快、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
在实施经济刺激对策时,资金不足的地方政府创建了被称为“融资平台”的秘密代营公司,通过从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来筹措资金。这些资金被用于效率低下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担心这将引发泡沫和呆账的声音开始升温。
在此之后问题继续以其他形式爆发出来,开始动摇中国的金融系统。地方政府的融资途径成为“影子银行”,问题变得愈发复杂和不透明,直到现在仍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投下阴影。
经济改革仍是中国今后面临的课题
今年3月正式启动的习近平政权11月中旬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闭幕时发布的“公报”内容暧昧,令市场十分失望。不过会议决定的具体措施在3天后公布后,市场对改革的期待再次升温。
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民间资本向国有企业以及向国有企业主导的项目投资。这将逐渐改变国有企业在经济的支配地位。
《决定》还提及调整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保护财产权利以及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公报”中的提及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也开始令人期待。
受雷曼危机影响决定实施经济刺激对策时,中国政府也在摸索改革。4万亿元的第一大用途原本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其次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铁路建设以及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虽然欲通过经济刺激对策来解决社会问题,不过最终却招致了房地产泡沫,这些问题被遗留给了现任政权。
但如果预测中国这次改革也只是喊口号、希望渺茫,还为期尚早。和全球陷入混乱的当时相比,现在各国经济相对稳定。中国的就业形势也出现好转。中国自己也十分清楚劳动力人口减少导致潜在经济增长率下滑,不打算盲目实施经济刺激对策来刺激经济。
5年前震动全球的金融危机将中国推到了全球经济的主要舞台。中国今后能继续守住这一位置吗?这取决于能否解决5年前那场被推迟的改革……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吉田忠则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