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领导层正在转向容忍经济增长放慢的路线,显示出即使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减速,也要把摆脱以地方为中心过度依赖投资的局面等课题作为政策重点。完全清除目前难题的政治意图也在发挥作用,因此中国不会轻易推出经济刺激政策。但这种姿态蕴藏着经济急剧减速的风险,希望刺激经济的地方政府也有可能日趋不满。
“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反复强调的一贯主张。而总理李克强也明确表示,“靠刺激政策拉动经济空间已不大”,并发出指示称,要有效利用存量资金。
习李体制全面启动已经约3个月。在银行资金周转恶化,短期利率上升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仍作壁上观,这无疑反映了习李体制的政治意图。
习李体制为何加强这种姿态?原因之一是,要消除目前的难题。
中国前领导层在2008年的雷曼危机后,依靠4万亿元刺激政策促使经济实现了V字型复苏。但过度的设备投资导致国有企业产能过剩,房地产价格出现暴涨。此外,高收益率金融产品等也在不断蔓延。
此外,收入差距也在扩大,社会不满也有增强趋势。中国的新领导层不得不对路线调整作出强调。
另外一个因素是中国经济已经迎来高速增长时代终结这一转折点。如果推进提高生产效率的举措等,经济将陷入停滞,这种责任将全部由习李体制承担。
实际上,习李体制在今年夏季强化改革姿态的政治取向已露出端倪。根据经验法则,新任领导人在就任后3~5个月内,将逐步处理前任留下的问题。目前正是这种关键时期。
在习李体制内辅佐李克强的是以重视市场机制而闻名的副总理汪洋。而习近平的智囊则是具有美国留学背景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鹤。此外,继承此前曾大刀阔斧推进金融改革的前总理朱镕基衣钵的周小川留任人民银行行长,而楼继伟担任财政部长。
即使是在天津市市委书记时代曾通过积极投资拉动增长的第一副总理张高丽也公开表示,“中国决不能片面盲目地追求速度”。目前,习李体制看起来已经形成统一步调。
但仍然面临危险。内陆地区的地方政府高官一厢情愿地认为需要经济刺激政策。他们认为如果经济急剧减速,增长率降至7%以下,领导层也无法坐视不理。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领导层正在推进整风运动,要求“防止浪费”等,并积极惩治腐败官员。
(大越匡洋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