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产业聚焦 > 汽车 > 本田用新生产体制发起电动车反攻

本田用新生产体制发起电动车反攻

2020/06/02

PRINT

  本田将刷新电动汽车的生产体制,计划引进可同时组装纯电动汽车(EV)和燃料电池车(FCV)的生产线。如果能够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多款车型,就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虽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本田的经营环境十分严峻,但对于纯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仍不敢松懈。本田打算完善量产体制,挽回在纯电动汽车等领域落后于人的局面。

   

  作为本田主力生产基地的寄居工厂(埼玉县寄居町)2020年内将引进新生产线。作为“混流生产线”,可以同时组装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等基础零部件不同的电动汽车,以确立量产技术为目标,加紧进行收尾工作。

 

本田的寄居工厂

   

  本田目前在不同生产线上组装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原因是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零部件为电池和马达,燃料电池车的主要零部件是利用氢气来发电的“燃料电池堆”等,零部件各不相同。此外,车辆搭载的自动驾驶等新功能也在不断增加,内部结构和零部件的组合十分复杂。

   

  如果两种汽车能够在一条生产线上制造,能明显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本田将在新生产线上采用最新型机器人。通过推进自动化,把生产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的工序“减少1~2成”(该公司高管)。本田计划在寄居工厂验证生产技术,再把相关经验推广到世界各地的工厂。

   

  改进量产技术是为了挽回在电动汽车领域落后的局面。本田2016年推出了燃料电池车“Clarity Fuel Cell”。但由于价格昂贵(78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1.87万元),加上燃料供应点太少,累计销量仅约1800辆。

   

  本田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应对也落后一步。由于该公司一直大力发展燃料电池车和混合动力车(HV),因此在投放纯电动汽车方面落后于其他厂商。该公司2020年内将在欧洲和日本推出首款量产型纯电动汽车“Honda e”。在其他车企方面,日产2010年就已经推出纯电动汽车“聆风”(Leaf),并向全球50多个的市场投放,累计销量超过40万辆。

    

  本田计划到2030年使其在全球上市的新车中3分之2为电动车型。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和混合动力车的合计占比达到50%,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的合计占比达到15%,年销售目标为200万辆以上。

   

  但2019财年(截至2020年3月)本田的电动化比例只有8%。尽管混合动力车的销量达到38万辆,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只销售了1万多辆,燃料电池车还不到500辆。今后该公司要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胜,可能需要改进生产技术,抢在其他车企之前面从根本上降低售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3
具有一般参考性
 
2
不具有参考价值
 
3
投票总数: 8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