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冷战终结到今年已经过去25年。在非常关键的今年,围绕乌克兰的将来,欧美和俄罗斯陷入了严重对立。在过去的25年时间里,经济的相互依存取得了显着进展。如果双方博弈发展到采取经济制裁和对抗措施的程度,双方都将遭受巨大打击。
欧盟(EU)各国正在谴责俄罗斯,但制裁将分阶段推进,以寻找外交解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试图以提高民族主义作为凝聚力强化武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否打算尽可能打击西方呢?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和俄罗斯的合作并未持续太长时间。而处于对立中心的是西方国家的军事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东扩。从苏联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国家需要获得保护自己免受俄罗斯威胁的安全保障,也是理所当然的要求。
1994年12月5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CSCE)首脑会议上,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发表演讲称,“任何国家都不能对NATO扩大行使否决权”。而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则反驳称,“你们为何播下不信任的种子?”、“这将带来欧洲陷入冷和平的危机”。
这一演说象征了利害关系再次发生冲突的时代的启幕。就在同一天,美俄两国首脑和英国时任首相梅杰签署了被称为《布达佩斯备忘录》的外交文件。其内容是乌克兰放弃苏联解体后保留的核武器,作为回报,作为核保有国的美俄英保障该国的领土完整。这个备忘录在现在的对立中拥有重要意义。
欧盟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达到美俄贸易的大约10倍。俄罗斯出口的一半是对欧盟出口,而原油和天然气则占近60%。对于德国来说,天然气的40%以上和原油的3分之1依赖俄罗斯,另一方面,6200家德国企业进驻了俄罗斯,投资额达到200亿欧元,可见双方联系紧密。
根据德国的舆论调查显示,认为普京不值得信赖的德国人达到75%,但支持对俄经济制裁的人却仅为38%。
而在英国,俄罗斯的存在感也已经增强。在伦敦各家酒店的大堂,肯定能听到俄罗斯语对话。与中国的团体旅游者不同,俄罗斯人经常是2~3名男子一起行动。而房地产公司和金融机构也存在俄罗斯籍负责人。如今的伦敦已经是接纳俄罗斯资金的最大承接地之一。
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有必要向俄罗斯施加压力,但曝光的政府内部文件却表示“不应支持将俄罗斯排除在金融中心之外”。
原子能大国法国在能源层面对俄罗斯的依存度很低。但总统奥朗德表示,“在传递我们的决心的同时,需要传递对话和磋商的想法”,希望尽可能避免损害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
在美国,认为应该对俄罗斯实施强有力金融制裁的意见正在扩大,但欧盟在像对伊朗那样的严厉制裁方面并未与美国保持一致步调。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普京总统频繁通过电话进行磋商。默克尔正在表达的警告是,俄罗斯军队对克里米亚半岛的实际占领与将其纳入俄罗斯的行动违反《布达佩斯备忘录》。
俄罗斯则列举科索沃通过全民公投从塞尔维亚独立出去,然后获得欧美承认的例子,试图将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脱离乌克兰的行动合法化。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如果西方国家启动对俄制裁,“将像飞去来器那样反过来伤到自己”,对西方国家表示了牵制。
但是,“飞去来器”对俄罗斯的打击可能比欧洲更加严重。在经济增长率下降明显的局面下,此次的对立导致了俄罗斯资本流出加速。俄罗斯为遏制货币卢布暴跌而进行的加息将导致经济进一步冷却。
此前预计达到2%左右的今年的实际增长率将降至1%以下,甚至可能陷入负增长,俄罗斯经济界的危机感正在扩大。由于地缘政治风险的表面化,欧美银行已经开始收紧授信额度,俄罗斯企业的资金筹措成本正在上升。俄罗斯企业将发生悲鸣,但这种悲鸣能否传到俄罗斯政权内部呢?
有报道称,在俄罗斯,有关乌克兰关系的政策由以安保方面人士为中心的总统亲信制定,外长也参与其中,但经济领域的部长级官员被排除在外。
普京在3月13日召开的安全保障会议上表示,“将同时考虑与乌克兰和欧美的伙伴如何构建友好关系”。这被解读为比普京比此前更加灵活的发言。
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曾倡导推动北约东扩的前总统特别助理布热津斯基表示,将来的乌克兰“即使加入欧盟,最好也应成为像芬兰那样不加入北约的国家”。而乌克兰临时政府总理亚采纽克也表示,加入北约并不在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正在探讨缓和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
外交解决的空间是否仍然存在?俄罗斯的动作将极大左右危机的走向……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专栏作家 胁 祐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