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乌克兰亲欧派新政权上台,俄罗斯经决定进行军事干预。欧洲弥漫着犹如重返冷战时代的气氛,令人联想起前苏联军队武力镇压民众暴动的1950~60年代的匈牙利动乱和“布拉格之春”运动。虽然欧盟(EU)成员国谴责称,造成紧张局势的是顽固不化的俄罗斯的强硬态度,但实际上,欧洲在外交上的3个误判也从一个方面导致了乌克兰局势的混乱。
|
与普京握手的亚努科维奇(2013年,莫斯科,reuters-kyodo) |
乌克兰的政变始于去年11月。其导火索是亚努科维奇政权在达成协议之前突然取消了与欧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等经济合作。
这其中存在欧洲外交的第一个误判。虽然亚努科维奇总统独断专行,但欧盟国家曾视其为重视经济增长的“现实派”。欧盟曾一厢情愿地认为,营造有利于德法等国企业投资乌克兰的环境对于亚努科维奇而言并非坏事。
欧洲被搅乱的视线
“亚努科维奇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性格方面合不来”、“支撑亚努科维奇政权的富裕阶层希望与俄罗斯保持距离”、“亚努科维奇将保持欧盟与俄罗斯关系的平衡”。类似的外交公务电报不断从各国驻基辅大使馆发出,这搅乱了欧洲主要国家的视线。
欧洲不但对政治局势的分析显得天真,而且向乌克兰许诺的经济援助也存在不足。背负巨额对外债务的乌克兰如果在2年里无法获得350亿美元的援助,将陷入债务违约,但尽管如此,欧盟却对全面提供援助持消极态度。结果,欧盟败给了采用金融援助和外交压力这一“胡萝卜加大棒”战略的俄罗斯。对此,欧盟外交相关人士表示了反思,称在许诺经济援助之际缺乏决心。
第2个误判是错误估计了针对亚努科维奇政权的反政府游行的发展态势。此前没有预料到在亲欧派在野党势力的呼吁下,能有如此众多的民众聚集起来,而且没有想到游行能持续那么长时候。欧盟开始考虑亚努科维奇总统下台的情况是在游行已持续2个多月后的今年1月。
当时,主导欧盟对俄外交的德法两国以及波兰陷入惊慌失措。这些国家当时就清楚,如果乌克兰在野党亲欧派与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之间的对立加深,局面将难以控制。欧洲各国外长相继访问了乌克兰,并进行了居中斡旋,但当时对立双方的裂痕已经很深,结果未能奏效。
未能预料到俄罗斯的强硬态度则是欧盟的第3个误判。在这个问题上,与俄罗斯联系密切的德国具有很大责任。去年12月,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等人的斡旋下,普京总统释放了与俄罗斯政权对立、正在服刑的前石油寡头。或许是由于这些原因,德国坚信俄罗斯会采取稳健路线,一厢情愿地认为乌克兰发生政变后俄罗斯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很小。“违反了国际法”,德国总理默克尔于3月2日在电话中如此批评普京总统,但不容否认的是,其应对举措已经陷于被动。
持续出现上述3个误判的欧洲目前终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法国总统奥朗德发布了牵制俄罗斯的声明,而以亲俄立场闻名的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也表示目前处于“危险局面”。
那么,今后将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欧盟并不认为俄罗斯会很快做出让步。为了防止摩尔多瓦等周边国家犹如多米诺骨牌那样倒向欧洲,俄罗斯需要向国内外展现出保护国家利益的姿态。因此,最佳结果是乌克兰新政权考虑到俄罗斯裔居民的利益,提出在俄罗斯军队使用乌克兰基地方面做出让步等妥协政策,然后俄罗斯偃旗息鼓。此外,还存在克里米亚半岛等亲俄地区通过全民公投等方式获得独立或改为自治权巨大的联邦制等可能性。
“冷战”是否重现?
最糟糕的局面是发生武力冲突,但与2008年格鲁吉亚争端发生之际不同,此次欧盟和美国也可能被卷入其中。有可能演变为类似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军队参战的上世纪90年代前南斯拉夫那样的长期内战。如果出现这种局面,不仅俄罗斯和欧美之间的“冷战”将重现,而且该地区在经济方面将陷入疲弊,欧洲、俄罗斯和乌克兰3方都将长期面临负遗产。即使过去了20年,曾经比较富裕的前南斯拉夫的内战伤痕仍未痊愈,而且未能实现加入欧盟的目标。
虽然已决定进行军事干预的俄罗斯存在错误,但避免挑衅俄罗斯则是欧盟目前的课题。因此,乌克兰新政权希望得到的加入欧盟的讨论应冻结。目前只能通过与俄罗斯的直接对话来促使俄罗斯保持克制。对于刚刚走出债务危机泥潭的欧洲而言,乌克兰已经成为新的棘手问题。但是,也存在一个令人庆幸的误判。由于出现了俄罗斯这个外敌,欧盟对美关系修复取得了进展。由于美国情报机构的窃听问题,美欧之间此前出现了裂痕,但目前则正在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对俄罗斯施加外交压力。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柏林支局 红川省吾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