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走向终结,还是继续扩大?
2022/06/16
小竹洋之:全球化的真正起点是哪里?大航海时代拉开序幕的15世纪末、工业资本主义势头加强的19世纪中期、美苏冷战终结的1989年……。不同有识之士的答案并不相同。
历史学家芮乐伟·韩森(Valerie Hansen)在自己的著作中向世人展现的大胆说法是,追溯至北欧的维京人、中国、印度、中东等各民族开拓陆海贸易路线、加深世界联系的“公历1000年前后”。
据称全球化的概念本身诞生在1929年的比利时。经济学家马克·莱文森(Marc Levinson)的著作表示,幼儿就开始对广阔的世界产生兴趣。
如果没有新冠疫情等影响,国内外的游客将涌向迪士尼乐园(2012年,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REUTERS) |
宣称拥有如此漫长历史的全球化将走向终结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一看法是认为,对于雷曼危机和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全球化停滞局面,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成为最后一击。
把半导体芯片(Chip)和世界末日决战(Armageddon)两个词拼在一起就成为“芯片决战”(Chipageddon)。这种新造词汇所象征的供应链混乱或将因中国的抗疫措施而长期持续。此外,日美欧等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也将令人员、货物、资金的流动陷入停滞,这一点毫无疑问。
正如印度停止小麦出口一样,已有国家因谷物和资源的短缺及价格上涨而采取重视国内的对策。很难说不存在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成为导火索,招致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和经济条块分割的风险。
断言“全球化历史的终结”为时尚早
但认为全球化的历史走向终结或许显得操之过急。德国物流大型企业敦豪(DHL)和美国纽约大学根据贸易、资本、信息和人流的数据,计算显示世界全球化程度的指数(以2001年为100)。新冠疫情下的2020年为124,与2019年的125相比仅略微下降。
今后将发布的2021年指数有可能提高至创历史新高的2017年的128附近。观察联合国机构的统计数据,2021年的赴海外游客降至新冠疫情前的3成左右,但货物贸易量和海外直接投资已突破之前的水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