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退出CPTPP的美国提出新经济框架

退出CPTPP的美国提出新经济框架

2021/12/21

PRINT

       西村博之:美国开始构建围绕印度太平洋的经济框架。目的是填补特朗普政府退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造成的空白,力争在供应链对策、重要技术的出口管理及数字领域的共同规则方面,与各国达成一致。不过,也有国家警惕这将加剧中美脱钩,日本从中协调也有可能成为关键。

   

   想削减对中国的依赖

    

        美国提出的构想是“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为了推销这个经济框架,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戴琪11月访问了日本等亚洲各国。日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访问了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直在做准备工作。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与马来西亚总理伊斯梅尔·萨布里(左)举行会谈(11月18日马来西亚布城,马来西亚政府提供,KYODO)

 

      这个构想的内容大多针对中国。其中包括削弱供应链的对华依赖,加强出口管理,防止重要技术外流。在数据及人工智能(AI)的利用上,讨论共同规则,在中国加强攻势的基础设施领域也将开展合作。不过,框架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日本政府的相关人员怀疑“构想根本不成熟”。

    

      美国加快提出构想的背景是中国的攻势。美国以外11个国家发起的CPTPP,9月份中国大陆、台湾申请加入,12月13日,韩国也表示要加入。2022年1月,由中国主导、15个国家加盟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将生效,如果美国继续缺席,整个地区的经济秩序将发生改变。

   

     虽然美国国内反对贸易协定的声音强烈,但拜登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新的框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构想的内容并无新意。比如:强化半导体等的供应链,日美澳印“四国集团”一直在做,数字领域的共同规则在区域内也有多个先例。

 

       在支援基础设施方面,美国提出了抗衡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返更好世界倡议”,已在七国峰会(G7)上决定合作。可以说这次美国构想的主要目的是将区域内的多项措施放在一个框架之下,并推广到整个印度太平洋地区。

 

   有的国家左右为难

 

       不过,也有很多国家为选择中国,还是美国而焦虑。比如:美国所说的出口管理虽然针对的是尖端技术,但如果过于严格,将给对华贸易多的国家造成打击。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7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5
投票总数: 13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