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日本是否可以只依靠全固态电池?

日本是否可以只依靠全固态电池?

2021/06/29

PRINT

脱碳经济

  中山淳史:全固态电池领域的狂热景象与20年前的液晶面板热潮时相似。这种电池被称为纯电动汽车(EV)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哪个国家的企业能率先实现量产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日本政府6月18日发布成长战略,在提出重振半导体技术的同时,还对日本国内企业推进全固态电池实用化表明了期待。

     

  全固态电池结构简单,只需让正负极材料夹住类似橡皮的电解质块。但由于是电子整齐划一流动的“固态”,显示发电效率的能量密度达到此前“液态”锂电池的2倍。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距离将随之延长至2倍。

        

  量产化竞争也面临险峻道路

          

  另一方面,生产全固态电池时的加工比较困难,除了无尘车间(Cleanroom)之外,还需要防止产生有毒硫化氢的干燥室(Dryroom)。生产成本必将提高,这成为阻碍,所有企业都未能量产全固态电池。虽然有报道称中国的新兴企业已取得成功,但消息的真伪难以确定。

    

全固态电池的试制品

          

  那么,最接近实用化的企业是哪家呢?从专利数量来看是丰田。从日本企业整体来看,专利数量占到世界的59%。看到日本企业跨越剩下的若干技术壁垒、久违地发挥实力是好事。

    

  车载电池与半导体并列,也开始被称为经济安全保障方面的重要战略物资。不过,日本要在车载电池上实现单点突破,或许也存在风险和问题。其一是需求。伴随全球脱碳化趋势,纯电动汽车的全面普及已成为大概率事件。欧洲和中国提出了使锂电池年产量分别增至可供逾1100万辆汽车使用(约700吉瓦时=7亿千瓦时)的计划。美国也推出大规模的补贴制度,开始从全世界吸引相关企业,但投资对象全部为液态电解质电池。

     

  虽然液态电解质电池的技术进步变得缓慢,但并未停止。至少在今后10年里,成本和续航距离都有望改善。假设全固态电池在2030年左右开始量产,两种电池的成本差也很明显。有观点认为,全固态电池的需求最初将仅限于高档车等,按比例来说,仅为新车产量整体的1成左右。

       

  当然,到2040年左右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全面启动后,成本也将下降,但替代液态电解质电池也需要一定时间。这样一来,日本目前的问题就是确保液态电解质电池的产能。虽然很少为人所知,但由于液态电解质电池难以进行安全管理,运输时容易起火等,很难依赖进口。这样下去,2025年日本的产能将仅为欧洲力争达到的规模的18分之1,即不到40吉瓦时。日本与欧洲的差距或将扩大,日本需要分秒必争地进行大规模投资。

      

  日本在纯电动汽车社会的国家战略上逊色

         

  在电池领域,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日本在国家战略上逊色于世界,尤其是逊色于欧洲。其背后是瞄准以纯电动汽车为中心的汽车社会,日本在构筑经济机制和制定战略方面存在欠缺。本来这些经济机制和战略才是基础,将长期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44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4
投票总数: 48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