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中国负责人与疫情奋战的180天
2020/07/29
作为应对令人担忧的第2波疫情的措施,松下正在实施在事务所的入口处测温、错峰上下班和远程会议。除了避免到疫情高风险地区出差外,在前往其他城市之际,也要求员工随身携带PCR检测(核酸检测)证明。
“清洁、非接触成为潮流”
由于烹饪和美容的家电畅销,4~6月松下大多数家电和住宅设备在中国的销售额都高于上年同期。烹饪家电约8成经由在线销售,相比整体上“摇摆不定”的3月以前有所恢复。同一期间的在华业务整体的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持平,如果仅限于不含出口的中国区域内,则实现8%的增长。
自6月起,松下开始在浙江省的工厂生产疫情发生后在当地企划和开发的“次氯酸便携式除菌喷雾”。8月起在广东省工厂生产空间除菌消臭机“ziaino”。这是在日本需求涌现、已停止接受新订单的商品。在中国,此前通过进口在部分地区销售,由于备受欢迎,所以启动了本地化生产。
另外,用于超市的食品区、装入烹饪好的菜肴进行保温,供结完账的顾客通过操作智能手机解锁的带有冷冻功能的“食品柜”方面,来自阿里巴巴运营的超市“盒马鲜生”等的洽购也在增加。设置在住宅或小区入口处的“智能柜”也一样,以非接触为卖点的商品迎来需求。本间认为“直播带货、清洁、非接触的商品潮流还将波及东南亚和印度”。
“加强在华业务的方针没有改变”
除了业务外,本间也承受着重压。2月上旬,北京不见了人来人往的景象。他自身也每天往返于公司和住处,接触什么之后都要马上洗手。让心理上的压力进一步加重的是往返于中日之间的航班减少。以前达到每周1400班,但当时只剩8班。而且没有从北京直飞日本的航班。即使发生紧急事态,也很难一下子把大多数日本员工送回日本。“全中国都可能变得像武汉那样”,当时这种担忧一直挂在本间心头。就这样,他在疫情下的中国度过紧张的每一天。
松下在中长期加强在中国业务的方针没有改变。在新冠疫情前制定的2020财年(截至2021年3月)的业务和业绩计划仍然维持。中美贸易摩擦激化,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剧。在最初的疫情已过去180天的如今,松下在中国的摸索仍在继续。
松下进驻中国的历史很长。邓小平曾邀请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支持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为此,1987年,松下在北京成立了第1家与当地企业的合资公司。目前在中国设有约80家公司,员工达到约6万人。家电、住宅设备和电子零部件等的工厂面向中国国内外供货。2019年4月,松下设立了统括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家电与住设业务的内部公司“中国东北亚公司”,本间担任一把手。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藤野逸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