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产业聚焦 > IT/家电 > 松下在华15年的地位变迁

松下在华15年的地位变迁

2015/12/16

PRINT

         松下和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1978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在访问松下电器产业(当时)的电视业务部门时,对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您能否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帮点忙?”,提出希望松下帮助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之后,松下于1987年在北京成立显像管合资工厂,在日本企业中率先启动了在华生产。

        在此后的约15年里,松下先后在华成立了50家生产白色家电等的现地企业。中国作为一大生产基地支撑了松下的发展。松下的中国业务年销售额也一度超过1万亿日元,发展成为继日本、美国、亚洲各国之后的又一大业务市场。不过,随着中国当地家电企业的崛起,松下逐渐丧失了竞争力。

        2007年度前,松下在华年销量曾保持2位数增长,但在2010年度后转为下滑。尤其是在2010年度,曾经销量达到100万台的电视机骤减了60%以上。电视机的在华市场份额也跌至不足10%。松下曾一度在华拥有3家电视机相关工厂。不过,2015年2月,松下关闭了山东工厂,全面撤出在华的电视机自主生产。

         松下的青岛和苏州等工厂曾因2012年反日游行遭受破坏而被迫停工。目前,曾占松下销售额大部分的家用商品份额降至20%。在日本企业中,松下率先进入中国市场,为其他企业开展海外业务奠定了基础,不过,其在中国的地位却正发生着巨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26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2
投票总数: 28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