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网购浪潮下北京百货商场的困局

网购浪潮下北京百货商场的困局

2019/07/22

PRINT

日本记者看中国

  多部田俊辅:北京市中心的知名百货商场相继陷入经营困难。27年前开业的日系百货商场“赛特购物中心”实施了闭店打折,1953年开业的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的“天桥百货商场”也被拍卖。以阿里巴巴集团为首的网购普及,百货商场的生存状况越来越严峻。

     

实施闭店打折的赛特购物中心(6月,北京)

    

  赛特购物中心在6月底之前实施了闭店打折。该商场由日本八佰伴公司(1997年申请破产保护)在1992年与中国企业合作开设,1994年八佰伴撤出后也因日本顾客而生意兴隆。

  

  该商场因销售当时在中国很难买到的海外奢侈品而受到欢迎。但当其他商场也开始销售海外奢侈品后,赛特购物中心的顾客逐渐减少。近年来,该商场由中国大型零售企业王府井集团运营,但是顾客数量未能恢复,王府井集团最终放弃运营权。据悉,赛特购物中心今后将与房地产企业合作,继续营业。

    

  中国的法院6月对1953年开业的天桥百货商场进行了拍卖。天桥百货在1984年成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但由于经营不善,债权人转为用拍卖回收资金。约70亿日元的拍卖价格未能找到买家,最终流拍。

  

  百货商场能够抵挡住汹涌的网购大潮吗?1998年开设北京1号店的伊藤洋华堂的高管表示,“仅销售商品的店铺无法战胜网购。必须成为顾客娱乐、交流的场所”。

  

  洋华堂的北京业务持续陷入苦战,鼎盛时期扩大至9家店,但是2017年缩小至1家。日均客流量减少至5千~6千人,40~59岁顾客占到整体的60%。

  

  洋华堂2018年举行了增加顾客人数的活动。引入热门奶茶店和健身房等租户,还在商场内设置了480个可免费使用的沙发和椅子。虽然洋华堂的销售面积减少4成,但顾客人数却翻了一番。20~39岁顾客占到65%,顾客比以前年轻化。在商场自营超市的收银台结账的顾客人数也增加了1成。

  

  虽然看到了复活的迹象,但是仍面临着课题。每天从店铺前走过的2万人中,只有约一半进店。洋华堂的高管表示,“必须想办法让顾客光顾”。网购的繁荣和实体零售店的衰退是全球共通的课题,百货商场能否突破困局呢?估计洋华堂在北京的尝试将成为试金石。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多部田俊辅 北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3
具有一般参考性
 
2
不具有参考价值
 
1
投票总数: 168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