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学区房和教育费
2018/06/07
正如学区房所象征的一样,中国人在子女教育费上愿意花钱的倾向十分突出。由于30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包括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内的6个钱包都用于1个孩子。据《南方都市报》报道,1个孩子到大学毕业所需的教育等费用超过70万元。在培训班费用较高的北京达到276万元,在上海达到247万元。
按年龄来看,最花钱的是面临高考的高中时代,占整体的3成以上。因为能否进入名牌大学会影响以后的就职。如果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知名大学毕业,有利于进入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等。
观察2017年夏季的毕业生就业单位,以北京大学为例,国有企业为30%,数量最多,政府机构为17%。在民营企业中,华为技术和腾讯控股等知名企业比比皆是。清华大学也显示出同样倾向,在国家电网和中国核工业集团等就职的毕业生也很多。
让孩子进名校的教育热潮仍没有降温的迹象。在中国,大学升学率也在持续上升,2016年达到43%。家庭条件富裕和普通的家庭出身的孩子都能考上大学,因此与贫富差距相关的教育热潮也引发了社会问题。在孩子普遍要上培训班的背景下,教师放学后在培训班教课成为普遍现象,部分教师将精力投向比学校更能获得高额报酬的培训班,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2017年,四川省一名女中学生自杀。据悉原因是老师强制要求其放学后到自己的培训班学习,培训班的费用全年高达1万元。每天到很晚都写不完作业,造成了心理压力。
为了逃避国内激烈的应试战争,到海外留学的家庭也在增加。力争以流畅的英语和海外学历为武器进入外资企业。作为初中生的母亲、一位北京的女性公务员感叹,“留学比与上培训班花钱更多。结果是资金实力很重要,大人只能拼命工作”。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重庆 多部田俊辅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