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9月29日迎来一周岁生日。中国政府把该试验区看成放宽贸易、投资限制的试验田,强调其对外开放的成果。但也有观点认为进驻自贸试验区的企业实际开展业务的还不到十分之一。掌握强大审批权的各行政机关也惯性依旧。
中国国务院28日发布了《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决定》。措施分为27条,除了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摩托车和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之外,还将放宽对外资投资电子商务的限制。
这些条款与7月1日上海市政府公布的自贸区负面清单(禁止和限制措施项目)未包含的31个项目契合,国务院似乎意在向海内外显示对自贸试验区的支持。
上海自贸试验区去年9月29日在“外高桥保税区”等上海市原有的4个保税区的基础上建立。26日举行记者会的管理委员会主任艾宝俊强调,创立一年来,在投资、贸易、金融、行政管理方面均取得了成果。
实际成果惠及市民
中国的行政机关拥有很大权限,如果不逐一拜访个主管部门,企业就无法开展业务。同时外汇和人民币也受到严格管理。中国的意图是以上海为起点,改变僵硬的制度,使中国“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艾宝俊)。
在一些领域的确已可以看到积极效果。今年年初在外高桥保税区内开业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水果和冷冻虾等进口产品“相比市内商店便宜20%左右”(30多岁的家庭主妇)。进口商借助简化贸易手续降低了流通成本,而上海市民等获得了由此带来的好处。
截至9月15日,自贸区内新成立的企业数达到1万2266家。其中外资企业1667家,日本有三菱东京UFJ银行和索尼等78家进驻。上海一家投资公司的管理人员表示,“人民币的国际交易变得更容易,对外投资也更便利了”。
另一方面,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相关人士透露虽说有超过1万家企业进驻,但实际展开业务的仅为十分之一左右。在外资企业中,很多都是通过旗下香港子公司建立的中国人经营的企业。希望利用服务业开放政策的大型日资物流企业的管理层表示,“归根到底,还是不明白能在什么范围做什么事情”。由于负面清单和开放政策的内容模糊不清,难以开展业务。
政策存在模糊之处
政府的壁垒依然很多很坚固。例如即使外资在自贸区内建立电子商务企业,但要销售食品,就需要获得卫生部门的批准。而对于索尼、微软从事的游戏机业务,“软件内容必须通过审查部门的审查”,而审查的标准则显得模糊不清。
“建设上海自贸区是政府自身革命”,9月18至19日首次视察当地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如此强调。中国领导人力争以上海为起点推进改革,而能否实现则取决于能在多大程度上抑制包括中央在内的行政部门的抵制。自贸区的试点时间已经只剩2年。
(菅原透 上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