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年汽车出口量超日本,首次登顶
2023/12/29
比亚迪的主力车型是SUV“ATTO3”,在欧洲的售价是3.8万欧元,与处于5~6万欧元之间的欧洲区域内的EV平均价格相比显得实惠,正在吸引消费者。
比亚迪的汽车(10月,日本移动出行展) |
当前中国车尤其正在增加出口的对象地是日本厂商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东南亚。在日企在EV转型方面落后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正在抢占市场份额。从中国1~10月的新能源汽车出口目的地来看,亚洲逼近欧洲,泰国达到上年的2倍,超过英国。一名中国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的高管指出,“今后将进入在东南亚市场与日本企业展开竞争的时代”。
美国艾睿铂(AlixPartners)的常务董事铃木智之对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分析称,“由于中国政府此前大规模注入补贴,汽车制造和销售的供应链正在扩展到海外”。
在中国扩大汽车出口的背后,还有缓解国内产能过剩问题的目的。中国媒体报道称,2022年国内汽车工厂的开工率仅为54%,与2017年的67%相比大幅下降。正面临严重的供应过剩问题。背景是国内外厂商迅速推进产能扩张。
中国媒体报道称,有观点认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能有望超过3600万辆。另一方面,2025年的国内销量仅为1400~1600万辆左右,将出现2000万辆的过剩。企业间出现优胜劣汰,涉足小型EV的雷丁汽车集团在5月申请了破产。
各国都在应对中国低价格EV的流入。法国和意大利限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EV的购车补贴。土耳其也对亚洲产EV实施了进口限制。进入12月后,德国突然中断了EV购买补贴的发放,有观点指出其背景是中国产低价产品正在德国市场扩大份额。
艾睿铂预测称,2023年中国的出口量将在540万辆左右,2030年有可能超过1000万辆。如果中国国内膨胀的库存流向周边国家,可能会导致供应过剩,从而压低汽车价格。
中国的过剩产能和出口扩大也曾经发生在钢铁等其他产业,后来导致了自中国而起的世界行情恶化。中国汽车厂商描绘了通过出口开拓海外市场、转向本地化生产的战略。如果中国的内需低迷长期持续,卷入各国的供应过剩现象也将加剧,有可能对汽车制造商和供应链的运营造成影响。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川上梓、北京 多部田俊辅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