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产业聚焦 > 商业/消费 > 伊藤忠在中国的半个世纪

伊藤忠在中国的半个世纪

2020/07/30

PRINT

       中国出现了新冠疫情导致的消费减退等情况,对当地企业的影响也令人担忧,但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企业创出利润新高。那就是中国最大羽绒服生产商波司登国际控股。

 

       波司登6月底发布的2019财年(截至20203月)财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达到122亿元,创出了历史新高,净利润也增长了23%。波司登表示在低迷的市场之中也能取得成功,这种自信的背后是向其联合出资的伊藤忠商事和中国中信集团(CITIC)的存在。

 

       中信集团旗下拥有证券和信托银行,作为政府下属的金融综合性企业而成立,总资产换算成日元超过100万亿日元。2019财年(截至201912月)的净利润约合7400亿日元。伊藤忠2015年与泰国财团正大集团分别投入6000亿日元,各取得中信集团已发行股票的10%。对伊藤忠来说,这是过去最高的投资项目。

 

 

       中信集团希望扩大金融以外的业务,伊藤忠应请求提供作为综合商社积累的零售和建筑业务的经验,与波司登的共同业务就是其中一环。2016年伊藤忠和中信向波司登出资300亿日元,但业绩低迷,当时被迫进行了整合。

 

       之后,通过伊藤忠拥有的约150个品牌的引进支援和介绍缝制工厂等举措,改变了波司登偏重羽绒服的商品结构。运动休闲服装也出现在门店,在推进“综合服装化”的同时,中信集团也提供资金支援,在因新冠疫情而动摇的中国市场实现了复苏。

 

      虽然伊藤忠如今在日本自称“中国最强商社”,但在发展道路上曾不断面临苦难。在日本另外两家大的商社三菱商事和三井物产相继进驻欧盟各国的背景下,留给伊藤忠的市场只有中国。

 

      1960年,中国宣布恢复中日贸易,但规定与台湾和韩国做生意的商社不能与中国企业直接交易,这给伊藤忠造成障碍。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等原因,伊藤忠的市场开拓陷入僵局。

 

      转折点出现在10年后,那就是中美关系改善。在中国门户逐渐打开的背景下,当时伊藤忠的社长越后正一表示,“如果不能将中国贸易培育为主要支柱,伊藤忠就没有未来”,排除了内部的反对意见。亲自前往中国,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半年之前,伊藤忠在日本五大商社之中最先获得“友好商社”的认可。在日本企业当中也是最早与中国展开直接交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1
具有一般参考性
 
3
不具有参考价值
 
4
投票总数: 18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