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日企接"包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2020/05/28
瑞穗银行法人推进部主任研究员 汤进:具有118年历史的日本著名服装品牌瑞纳(Renown)于5月15日向东京地方裁判所递交破产申请,这是今年日本上市公司的首例破产。经营不佳的瑞纳公司在2010年被山东如意收购后虽然有过短暂的盈利,而山东如意缺乏零售经验,加之瑞纳对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结果双方在中国业务上失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扩大使服饰品销售急剧下降,山东如意香港子公司的53亿日元账款未能及时收回更是雪上加霜,导致其资金链断裂。瑞纳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服装品牌,该公司的破产对中国企业的并购难免带来负面影响。
近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潮未减,收购日本企业萎靡不振的业务被比作接"包袱",但被中国企业收购后起死回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不过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企业经营理念的磨合以及员工文化的融合非一日之功,追求收购效果立竿见影的经营方针也在无形中加大了并购后整合(PMI)的难度。目前有哪些日本企业并入中国企业旗下?中国企业牵手日本企业后能否产生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也备受瞩目。
18年开业的瑞纳高档西装品牌D'URBAN的东京直营店 |
家电企业接"包袱"是常态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仅积极引进外资而且鼓励企业走出去,获得能源和资源、收购优良企业和技术、开拓海外市场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主要目的。当时,中国家电和电子产业规模虽跃居全球第一,但在品质和技术层面上与日本企业还有很大差距。
2002年,上海电气收购了日本著名的印刷机企业秋山印刷机械,开了国有企业收购日本企业的先河。同年,海尔和三洋电机,TCL和松下,海信和住友商事的相续合作拉开了中国企业进入日本的帷幕。2005年,比亚迪进入日本开展电子零部件代工业务,同年,华为和联想也进入日本。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许多中国企业向陷入经营危机的日本企业伸出援手,中日企业间的合作领域也随之扩大。如创业于1930年的日本大型家电零售连锁的乐购仕被苏宁云商收购,创业于1959年的本间高尔夫也并入中国企业旗下。
中国汽车产销量在2009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后,积极着手产品升级的中国企业开始收购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2010年,比亚迪收购了日本三大模具企业之一的OGIHARA馆林工厂,宁波韵升收购了生产驱动电机的日兴电机;2011年,科力远收购了松下的镍氢电池工厂(配套丰田混动汽车普锐斯)等案例当时也在日本汽车行业中被热议。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消化了OGIHARA的模具技术后把以往只能在日本生产的大型车身模具在中国生产,科力远的电池也进入了丰田混动汽车的供应链。
日中关系经过钓鱼岛问题的低谷后,中国企业对日本企业(包括海外子公司)的收购在2014年至2018年间达到189件(MARR数据),收购目的主要是把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于中国市场。尤其是家电电子行业的收购案例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至今仍让笔者记忆犹新。
2012年,连续2年亏损的松下将旗下的三洋电机的白色家电业务出售给海尔;2017年,东芝把白色家电业务和平板电视业务分别出售给美的、海信;NEC、富士通分别在2011年和2018年把旗下的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联想;东芝在2018年把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并入鸿海精密旗下的夏普;中资背景的Suwa投资集团也试图入主日本著名的液晶面板企业日本显示器。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