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产业聚焦 > IT/家电 > 英特尔要靠3D技术逆袭半导体细微化

英特尔要靠3D技术逆袭半导体细微化

2020/12/17

PRINT

半导体

      英特尔通过在使堆叠起来的芯片纵向贯穿的电极方面下工夫等措施,攻克了难题。英特尔副总裁Chris Walker充满信心地表示“(这一技术)将成为推动个人电脑行业发展愿景的试金石”。2021年以后,预计在多个机型上应用。

     

      背后存在英特尔在左右半导体性能的“微细化”方面落后这一危机感。写入芯片的电路的线宽越细微,越能增加晶体管的搭载量并推动半导体的性能提升。

  

      在半导体微细化技术方面领先的台积电今年开始向美国苹果供应5纳米(纳米为10亿分之1米)产品。韩国三星电子也将推进供货准备。

  

      另一方面,英特尔在属于1代之前的7纳米的CPU开发上耗费时间,预计量产最早也要等到2022年。在7月的财报发布会上,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EO)鲍勃·斯万(Bob Swan)表示“将在紧急对策的范围内,讨论将生产委托给(外部)”。

  

      电路的线宽越是微细化,半导体量产所需的设备投资也将膨胀。要新建最尖端的5纳米工厂,需要数万亿日元规模的资金。英特尔的2019年研发(R&D)和设备投资费用达到296亿美元。

    

      半导体行业相关人士指出,为走出困境,“英特尔在微细化仍然落后的情况下,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启动了3D堆叠技术的开发”。如果以立体形式堆叠芯片,即使是相同电路宽度,也能增加搭载的晶体管数。不过,要实现赶超并非易事。

    

      台积电正通过与客户的合作来推进3D技术的开发。眼下,台积电似乎与谷歌在私底下合作,准备最早在2022年启动3D产品的量产。

  

      三星电子8月宣布,采用3D封装技术的7纳米半导体的试制取得成功。该公司高管表示“如果利用3D这种创新,就能够跨越半导体的极限”。

  

      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1965年提出了CPU性能在1年半~2年里翻一番的“摩尔定律”。不过,拉动过去50年发展的微细化技术正在接近物理的极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3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1
投票总数: 15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