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规则改变大潮下的中日美
2021/04/02
西條都夫:被称为个人计算机之父的艾伦·凯(Alan Kay)博士此前曾表示,“真正认真对待软件的人应该自己制造硬件”。
这句话在21世纪的如今似乎仍然正确。大数据、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和“Beyond 5G(超越5G)”等新技术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推动生活和经济不断进步,仅仅依靠软件和算法的升级并不够。
如果没有在瞬间、且可以凭借(今后重要性或进一步提高的)低耗电量完成庞大的数据处理和复杂计算的硬件,也就是说,缺乏性能卓越的半导体的话,或许(日本力争实现的)“Society 5.0”和数据驱动型经济都将成为纸上谈兵。
(译者注:据日本内阁府网站给出的定义,“Society 5.0”是指继信息化社会,即“Society 4.0”等之后的新社会,在日本第5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首次提倡,是日本力争实现的未来社会的形态)
美国的苹果和谷歌等被称为GAFA的各企业近年来开始重视自主设计的定制(taylor-made)型专用半导体,也是因为认识到仅仅依靠通用半导体,服务拓展存在极限。
日本强有力AI企业Preferred Networks打造专注于深度学习必不可少的行列运算的专用处理器,也是基于相同理由。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西川彻表示,“AI时代将是computing power(计算能力)决定各企业乃至一国的竞争力,而核心零部件则是半导体”。
20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是石油,而21世纪则被认为是数据。但是,石油在刚刚发现时曾被称为“黑水”,其真正发挥价值、改变社会,依靠的是从石油中获得能量、转变为动力来源的发动机。如果效仿这一历史,半导体将相当于从大数据的海洋中获取有价值信息的21世纪的内燃机(发动机)。
围绕作为战略技术的半导体,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紧张加剧也不难理解。事情的开端是中国政府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这一愿景。中国提出向半导体等战略技术领域毫不吝惜地投入公共支援,力争2025年前跻身制造强国行列。
美国并未作壁上观。特朗普前政权时代相继实施对华为技术等特定企业的制裁,在拜登政权上台后,政府的产业支援变得明确。在2月的记者会上,拜登总统手拿半导体芯片,激动地说“比邮票还小的这枚芯片中包含80亿个晶体管。这正是掌握创新关键的有魔力的零部件”。犹如回应这种表态一样,美国英特尔最近决定建设投资总额为200亿美元的新工厂。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