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松下与索尼的差距在哪?

松下与索尼的差距在哪?

2021/01/06

PRINT

       西條都夫:在遭遇新冠疫情的2020年,很多企业形成明暗分化,日本的典型代表是20世纪的家电双雄——索尼和松下。

 

       “明”的一方为索尼,业绩保持坚挺。疫情引发的“宅家消费”吹来东风,游戏及音乐等业务实现增长,预计2020财年(至20213月)的最终利润同比增加37%,达到8千亿日元。而松下却无法从长期低迷中摆脱。2020财年受世界范围内移动限制的影响,从事飞机娱乐系统业务的美国松下航空电子(Panasonic Avionics)等陷入苦战,预计松下2020财年的净利润将同比减少56%,降至1千亿日元。

 

       两家企业在疫情之下形成明暗分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主要原因,那就是索尼稳步推进了业务结构的改革,而松下没能及时更新业务模式。

 

 

       直到大约5年前,人们在讨论电子行业时,经常会使用“微笑曲线”来比喻。其内容是,与两端向上、中间下降的微笑曲线一样,在电子行业的供应链中,上游的零部件和材料、下游的维护保养和服务的收益性较高,而中游的组装与制造工序随着商品化的推进,不会获得多少利润。

 

       如果按照这一格局来分析索尼的业务组合,过去曾是主力的电视和影像等组装类业务的比重明显下降,而游戏、音乐、电影等服务类和图像传感器零部件业务的构成比例提高。在过去25年里,索尼不断推进业务的取舍优选,将重心转移到了微笑曲线两端的业务上。

 

       索尼将于2021年春季转型为控股企业。针对此举的目的,社长吉田宪一郎表示,“将对娱乐、电子和金融一视同仁,从整个集团来考虑资金和人才的资源分配”。仔细分析这句话,就会发现这意味着今后不会对创造出“特丽珑”彩电和“Walkman”随身听的“祖业”电子部门进行特别对待,而是将其定位为多项业务中的一个。

  

       不同于索尼,松下虽然会在出现亏损时干劲十足地重组,但危机结束后,组织整体就会松懈,变革也会半途而废,似乎一直反复上演这种模式。过去的中村邦夫(2000~2006年任松下社长)改革就是如此,在松下计提巨额亏损后于2012年上任的津贺一宏社长时代亦是如此。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23
具有一般参考性
 
4
不具有参考价值
 
2
投票总数: 29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