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给纯电动汽车普及泼点冷水

给纯电动汽车普及泼点冷水

2019/10/24

PRINT

  中山淳史:说到21世纪的石油,列举“数据”的人最近似乎很多。但是,回答“锂”的人或许也不在少数。

   

  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锂离子电池开发者、旭化成名誉研究员吉野彰也表示,“IT(信息化技术)和移动革命之后将是ET(能源与环保技术)革命”,阐述了对元素符号“Li(锂)”的期待感。他心中所想的大概就是纯电动汽车(EV)。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手拿锂离子电池模型的吉野彰

      

  但是,最了解纯电动汽车多么难以普及的或许就是吉野。在记者会上,他面带忧虑地表示,“在材料层面仍存在很困难的问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吉野彰所说的“很困难的问题”指的是什么呢?纯电动汽车的确被称为第4次浪潮,在日本面向一般消费者的只有日产的“LEAF(中国名:聆风)”和美国特斯拉的跑车等。因此在日本的街头遇到的机会很少。

     

   我们来看一看电池材料——锂的开采一线。因“天空之镜”这一绝景而闻名的南美乌尤尼盐沼的锂储量达到地球整体的一半,被称为“锂领域的沙特阿拉伯”。但在盐湖所在的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的边境附近,类似于19世纪末的阿拉伯半岛发生的资源争夺战并未出现。

  

被称为“锂领域的沙特”的乌尤尼盐沼

   

  究其原因,是因为汽车领域今后可能发生的从石油到锂的能源转型是在20~30年里的缓慢变化。在汽车使用的电池的世界里,并不存在类似于半导体的“摩尔法则”。

     

  摩尔法则指的是“半导体的运算能力每隔1年半提高至2倍、成本降至一半”,这一经验法则在高科技行业广为人知。摩尔法则1960年代问世以后从未失效,在其发展的延长线上诞生的是最近的智能手机和AI(人工智能)。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32
具有一般参考性
 
2
不具有参考价值
 
2
投票总数: 36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