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人数据危害到自身
2019/04/23
这样说来,一位大企业的高管曾说过,“我们的店铺安装有大量的监控摄像头。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用摄像头发现可疑人员”。虽然这样做能够使业务效率得到提高,但是不禁令人担心会不会把并无恶意的人拉入黑名单,不知不觉间使其利益受到损害。
另外,如果脑波等传感器越来越先进,心中的秘密也会被得知,可能会侵犯隐私。这与日本宪法的精神相冲突。
日本全家便利店的新型店铺设置的面部识别大门(2019年4月2日,横滨市) |
当然,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例如有助于治疗疑难疾病、缓解交通拥堵,作为人类的财产活用个人数据的余地很大。
此外,隐私意识也日趋多样化。一味隐瞒信息未必是正确的做法。例如共享经济,公开自己的技能评价和判断,积累职业经验,开辟人生的人开始出现。不应该摘除这种萌芽。
那么科技到底应该用于什么地方?多大程度利用?力争打造什么样的社会?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好的一面,我们自身必须思考,形成社会性的一致意见。
环顾全球,欧洲通过新的规则显示出数据利用的方向性,美国学术界的各种尝试也引人注意。为摸索人工智能时代的理想形式,斯坦福大学3月成立了跨产业、法律、文学、神经科学和哲学的研究组织。
至于日本,我希望企业能够真正行动起来。
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投资正在成为潮流,将目光转向解决社会性课题的企业出现增多。积极应对科技带来的风险应该被作为优先课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