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日本人的万圣节(上)一个西方节日的日本化

日本人的万圣节(上)一个西方节日的日本化

2018/11/15

PRINT

      正如川崎市的活动反映出的情况一样,进入2000年代以后,在万圣节前后,以该节日为主题包装的点心、店铺的装饰等开始增加,日本各处开始明显可以感受到万圣节气氛。对于万圣节活动不断向日本渗透的原因,日本立教大学教授、田中道昭指出,“不满足于购物,而是从‘体验’中寻求快乐的消费者的心理起到了助推作用”,他同时分析称“可以分享扮装后形象的照片及动画的社交网络(SNS)的发达也是(万圣节活动)迅速在日本普及的背景。”

   

      的确,在2010年以后,扮装后的年轻人在万圣节前后涌向街头举行狂欢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万圣节已作为年轻人等“尽享扮装欢乐之日”在日本扎根。据日本纪念日协会的推算,万圣节在日本的相关市场规模在2016年增长至134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2亿元),几乎超过了情人节(相关市场规模为约1340亿日元)。

   

      万圣节活动在日本被广泛接收的另一个原因似乎还与其“绝佳的时间点”有关。据日本大型广告公司博报堂旗下的“行动设计研究所”的国田佳作所长介绍,在日本,10月份刚好是各类商战的一个间隙期。据称,包括“十五夜”(相当于中国的中秋)、“彼岸”(春秋分前后,日本扫墓祭祖,悼念逝者的时节)等,9月正值夏秋交替,存在各类活动,而到了11月以后,日本社会将一下子转为圣诞气氛。因此10月的万圣节活动成为了填补9月和11月间隙的最佳选择。国田所长还分析称,代表万圣节的南瓜的橙色与体现日本秋季印象的红叶的颜色相近,因此也更容易被日本人接受。

  

      日本人自古以来喜欢“扮装”?

 

      万圣节之所以能像现在一样扎根日本,除了各种“外因”以外,似乎还能寻找到一些“内因”。观察日本的一些美术品可以发现,事实上日本人自古以来就以“扮装”为乐。

  

      熟悉日本“祭礼”的日本国学院大学准教授大东敬明介绍称,在奈良东大寺内的宝库——“正仓院”内就保存着佛教仪式时使用的面具。另外,在日本室町时代(相当于中国元末到明朝)的风俗画中也描绘了人们装扮成“大黑天”、“惠比寿”(日本七福神中的神仙)等的场面。日本普通老百姓从当时就开始从扮装中寻求乐趣的状况可见一斑。

        

   

      据称 ,穿着精心设计和制作的道具及服饰跳舞的文化在日本开始盛行是在庆长9年(1604年,中国明朝万历年间)。这一年,日本举行了纪念丰成秀吉逝世七周年的祭典——“丰国祭礼”。在描绘当时场景的“丰国祭礼图屏风”中可以找到装扮成“南蛮人”、“天狗”还有戴着竹笋形状帽子的人物。

   

      到了江户时代(相当于中国明末到清朝),在江户(现东京)的神田明神和日枝神社举行的传统节庆活动中,当地人开始以行政区划的“町”为单位进行扮装,并加入巡游的队列。大东准教授表示,“为了不输给其他‘町’的人,各町之间(在装扮和表演方面)的竞争意识开始升级。”天保10年(1839年),京都突然发生了被称为“蝶蝶乱舞”的混乱事件,人们在街上到处乱舞。在小泽华嶽的风俗画作品“蝶蝶乱舞图屏风”中确实可以找到装扮成青蛙、蜗牛等手舞足蹈的人们。这些身影也确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人“对事物热衷、喜欢节庆活动”的一面。

   

      万圣节在日本不断进化

   

      从模仿到创造,从繁琐到简单,西方诞生的万圣节活动并不止在日本扎根,而且还实现了其独自的进化。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8
具有一般参考性
 
2
不具有参考价值
 
1
投票总数: 11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