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金坚敏:前几天发布的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1.2%,延续了出口负增长的态势。有关出口弱势的原因既有国际需求缩减说,也有中国国内成本上升导致的国际生产转移的分析。更有从美国市场上看到“越南制造”、“印度制造”的增加来说明“中国制造”在美国陷入低端困局难突围”、以及“加工出口的持续萎缩,导致出口发动机熄火”等各种版本在网上流行。再加上发达国家致力于重整制造业,提出让制造业回流等论调,中国国内对“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忧心忡忡。
确实在欧美日日常消费品市场上,随着跨国企业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新兴国家开设生产基地或委托当地OEM生产后返销欧美日市场的产品增加,“中国制造”的地位相对下滑。如美国的服装进口市场中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由2010年的40.7%下降到2015年的37.3%,同期东盟的市场占有率从21.9%上升到24.4%。而日本服装类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变化更大。中国的占有率从2010年的82.2%大幅下降到2015年的67.0%,而同期东盟的份额从8.8%上升到21.6%。
尽管中国服装产品在美日市场的总量在增加,但是增长的幅度明显低于其他成本更低的东盟国家。跨国品牌企业将部分生产基地或委托生产转移出中国,而中国国内企业的品牌产品还难以替代撑起出口的脊梁是众所周知的主要因素。
但是,各国之间劳动力成本、税率(所得税·关税等)/汇率、环境资源成本/社会保障等成本因素的变化对寻求低成本的企业来说是产地选择的重要因素,同时劳动生产率、供应链、人才供应能力、基础设施、政府的服务效率、生产地的国内市场魅力、乃之文化的适应能力及国家关系等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决策。由于影响投资或生产地决策的因素很多,媒体等常用工资及汇率等容易得到的数据来简单代替企业产地决策因素,容易得出“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衰落的结论。
人民币升值、员工工资快速上升对“中国制造”成本竞争力的压力可想而知。相反,按亚洲生产率组织(APO)的研究数据“APO Productivity Data Book”来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平均高于处于竞争关系的东南亚国家6%左右;另外公信度较高的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体的“营商便利度”(Doing Business)调查评价结果(2015年)来看,尽管中国位于84位改善的空间非常大,但是好于越南90位、印尼109位、印度130位。另外,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也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如服装加工)向复杂的劳动密集型(如旅行箱包制造等)、技术资本密集型(如机电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化工产品、原材料加工产品等)以及能发挥产业聚集优势的产品(如机电产品等)升级。目前,除部分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从中国转出以外,还没有客观的数据能证明跨国企业及国内企业有大量转移出中国的事实。
“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是否衰落还可以利用在欧美日市场的其他产品的贸易数据加以验证。从美国的机电产品(国际贸易产品分类SITC-7)进口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的占有率从2010年的25.3%小幅上升到2015年的25.7%,而同期东盟的占比也仅从6.4%上升到6.8%。而在日本的电气电子产品进口市场中中国的占有率从2010年42.8%大幅上升到2015年的47.1%、同期东盟的占有率从18.9%反而下降到17.6%。
另外,如附图1所示,2015年“中国制造”在欧美日市场的整体占有率有大幅度的上升。2015年欧美进口仅增加2%,而从中国的进口增加了16%高于土耳其的13%、韩国的9%、印度的6%;2015年美国进口额下降了4.5%, 从中国的进口上升了3.2%与从韩国进口(有韩美FTA)的3.3%相当、高于墨西哥的0.2%及好于印度的下降1.1%。2015年日本总体进口市场萎缩8.7%,从中国进口增加了1.3%低于越南的12.2%,但高于印度的-20.4%及东盟的-3.0%。尽管东盟与日本有自由贸易协定(EPA)、墨西哥与美国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而土耳其与欧盟有关税同盟,三方在进入日美欧市场还享有关税优惠,但是“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优势明显存在。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