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那些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擦肩的巨匠

那些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擦肩的巨匠

2014/10/15

PRINT


  另外一人则是宇泽弘文(1928~2014)。宇泽在世界经济学界留下名字的研究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的1960年代提出的动态增长理论。198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伯特•索洛的增长理论仅仅以1个部门为对象,但宇泽将投资品和消费品2个部门纳入模型,在认为市场将走向均衡的新古典派经济学框架中,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机制。

 
  但是,宇泽弘文1968年回到日本之后,开始日益关注环境问题和成田机场搬迁问题等,完全改变了研究方式。包括医疗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共同资本”理论是在探究新古典派的增长理论的过程中,为了给突显出来的不稳定市场体系带来“稳定”而创造的理论,有观点认为在宇泽内心中,这是始终如一的,但在美国经济学界则很难获得理解。可以说在这2名日本巨匠未能获奖的背后,存在着厌恶对资本主义批评的评选委员会的局限。

  进入1990年代之后,或许是受权威人物获奖暂告减少的影响,根据研究领域评选的倾向出现加强。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等倡导市场万能的“芝加哥学派”学者们相继获奖。对美国人的偏爱进一步加强。在2000年以后,芝加哥学派的垄断局面有所减弱,但以美国为中心的倾向并未改变。创立“行动经济学”、“实验经济学”、“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机制设计理论”以及“ 搜索论”等“新领域”的很多学者先后获奖,但对市场功能本身投去质疑目光的学说仍然被排除在评选对象之外。

        专攻经济学史的京都大学教授根井雅弘指出“现代的主流经济学基本上都是由在美国知名大学任教的经济学家形成的,因此在美国取得成绩、论文被引用次数较多的人获奖成为自然而然的潮流。非主流经济学家获奖的可能性很低”。另一方面根井教授认为,“学科间的领域(例如在经济学与心理学的相互交流中产生的行动经济学)也成为获奖对象给“经济学帝国主义“敲响了警钟,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的倾向”。

   最有可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日本人

       基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这种特点,对于“假设日本人首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你觉得谁最有希望?”的问题,专家学者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师清泷信宏的名字。每年基于被引用的论文数量来公布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名单的美国调查公司汤森路透曾在2010年将清泷选为获选人。清泷分析垄断竞争对宏观经济学影响的论文(1987年)、将货币的作用定式化的论文(89年)以及显示小冲击如何逐渐演变成大冲击的“清泷-摩尔模型(Kiyotaki–Moore mode)”(97年)等成就在美国经济学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清泷同时还是以主流派新古典派的宏观经济学为基础,进行宏观动学分析的“新凯恩斯主义”的人物之一,符合评选委员会的标准。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前田裕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3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0
投票总数: 14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