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还要等10年?
2013/10/15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尤金·法马、拉斯·彼得·汉森以及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3人。自1969年第1次颁奖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数已累计达到74人,日本人虽然在医学、物理、化学、文学等领域19人获得过诺贝尔的各种奖,唯有未能获过经济学奖。这到底是为什么? 京都大学教授依田高典称:“日本人要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能还需要10年”。
获得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人 ap |
回顾一下过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的特点,可以发现相应的原因。
在经济学奖处于草创期的1970年代之前,获奖人数总计为17人。观察这些面孔可以发现,都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等在自由主义阵营的“经济学巨匠”。从获奖者的国籍来看,美国约占30%,其余为欧洲、英国和当时的苏联。在苏联的2人中,华西里·列昂惕夫曾在美国工作过。而在日本的大学,当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红极一时的时代,因此日本人无法获奖也在情理之中。
到80年代,仍然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经济学家不断获奖。劳伦斯·克莱因、詹姆斯·托宾、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以及罗伯特·索洛成为了获奖者。托宾和索洛等关注市场不稳定性的“凯恩斯主义(Keynesian) ”经济学家大量获奖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另一方面,罗拉尔·德布鲁等认为“市场将趋向均衡状态”、坚持“一般均衡理论”的数理经济学家也得到高度评价。在这一时代,依然没有轮到日本人获奖。
进入90年代后,风向开始从重视“人”向重视“领域”转变。对经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领域”得到重视,而开创或发展这一领域的多位学者则相继获奖。可能是由于承担金融市场功能的瑞典国家银行支付奖金,倡导对市场功能存在质疑的学说的学者开始难以获奖。认为在不景气时期政府应该积极介入市场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已开始丧失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而认为市场无所不能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芝加哥学派”的学者们则相继获得了经济学奖。
在2000年以后,重视“领域”的趋势仍未改变,但或许是由于仅凭单一领域难以作出选择,类似“行动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等将多个领域组合在一起的模式开始受到关注。从国籍来看,获奖者几乎都来自美国。
90年代以后,日本人曾迎来多次获奖的机会。其中包括2000年詹姆斯·赫克曼、丹尼尔·麦克法登获奖时的雨宫健以及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获奖时的藤田昌久氏等。不过,在某个领域获奖之后,相同领域再次成为获奖对象的可能性将很低。如果在作为研究对象的领域错失获奖良机,就很难再次获得机会,竞争显得非常激烈。
今后日本人能否获奖呢?京都大学依田高典教授对作为获奖理由的研究业绩的最早发表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获奖的研究业绩都在首次发表之后过去了30年左右。由此可见,获奖候选人们都处于翘首以盼的状态”。 90年代芝加哥学派大量获奖是因为他们60~70年代的研究成果受到好评。最近的获奖者主要凭借的是70~80年代的研究成果。如果80~90年代的研究成果成为评价对象,那么获奖似乎还需要一段时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清泷信宏 |
根据被引用的论文数量预测诺贝尔获奖候选人的美国汤森路透2010年预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清泷信宏有望获得经济学奖。分析垄断竞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清泷信宏教授的研究成果为核心的论文在1987年发表。如果经济出现小危机,通过金融来显示经济波动路线的“清泷=莫尔模式 ”在1997年首次问世。因此,清龙的研究成果成为评价对象最快也要在10年之后。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目前除了清泷信宏之外,没有其他日本人能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选人。如果这个观点是对的,假设清泷信宏错失经济学奖,那么预计到2030~40年左右都不会有日本人获奖。
经济学家Thomas Karier在介绍第一届到09年获奖人研究成果的《诺贝尔经济学奖40年》中批评称“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过于优待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部”。他指出,发现市场经济问题点的琼·罗宾逊和约翰·加尔布雷思未能获奖显示出“获奖者的名单不够丰富”。同时主张“经济学奖必须要反映(经济学)的多样性”。
Karier的想法会获得认可吗?受08年雷曼危机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批评极端市场主义的学说成为关注焦点,获奖对象的范围似乎有所扩大。因此,日本人也有机会拿出可以改写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的研究成果。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前田裕之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