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健康长寿“1975年时的饮食”似乎最佳!
(2018/10/29)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青树明子:有一项很有趣的研究。日本人寿命较长,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日本饮食这种说法广为人知,但其中有一种看法认为,要延长健康寿命的话,日本“1975年时的饮食”是最佳选择。
-
福田康夫:日本应为中美关系稳定发挥作用
(2018/10/29)
-

日本原首相 福田康夫:与我在2008年与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日中联合声明的时候相比,客观局势明显改变。中国成为世界第2大经济大国,处于希望主动承担对国际社会的责任这一阶段……
-
数字里的中日关系40年
(2018/10/26)
-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年,安倍访华,中日关系正在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历史节点,我们希望通过一组反映中日间人文及经贸交流的“数字”,来粗略勾画两国关系的变化状况,并为大家在思考中日关系时提供参考和依据……
-
安倍访华:一次精准的外交作战
(2018/10/26)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莫邦富:10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乘坐的黑色轿车驶过了挂着中日两国国旗的北京长安街。正如我上周在专栏中所指出的那样:“日中之间按理说一衣带水,近在咫尺…
-
贸易战下的中日合作
(2018/10/26)
-

高桥哲史:1978年10月邓小平拜访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时说“您能不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帮点忙?”40年过去了,中国GDP超过日本,中日是否再次合作……
-
日企的担忧:制造业消失
(2018/10/25)
-

日立社长东原敏昭:在2个意义上,传统制造业将消失。大数据和AI有可能会让工厂的品质实现均一化,这个领域此前由技术人员挑大梁,也正是日本制造业的强项。另一个变革发生在靠近消费者的地方……
-
如何看透日式歧视?
(2018/10/25)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健吾:这阵子,因为写多了一点关于饮食和旅游的资讯,所以,也有不少网友对我说,日本变了。
我的创作上的启蒙老师去东京小旅行,回来之后,问我:「健吾,现在日本人是不是很讨厌香港人?」我问,发生什么事…
-
一生至少想吃一次的和菓子
(2018/10/24)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黎儿:我常有机会在日本各地旅行,特意去寻找当地有特色而经典的和菓子来吃。和菓子是日本文化的精粹,不吃的话,会觉得不算理解日本这个国家…
-
中日摇摆的40年
(2018/10/24)
-

中日两国缔结的《和平友好条约》于1978年10月23日正式生效。从友好到摩擦、从对立再到协调……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两国关系的格局也发生了改变……
-
在日外国人的孩子们怎么学日语?
(2018/10/23)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日本政府今年10月宣布了新的在留资格框架,将外国劳动者接纳范围扩大至简单劳动者。这样一来,包括永住在内,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可能会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外国人子女的日语教育成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