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为什么制造不出新的汉字词汇了?
(2018/11/23)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莫邦富:回顾中日文化交流,既有中国向日本的大规模的出口,也有日本向中国的不遗余力的返销。比如,曾有人在网上著文指出以下这些名词都是从日本出口到中国去的词汇:解放、经济、文化、文明、资本、自由、宗教、社会主义、共产党……。
-
伍德沃德:白宫化为危险政策的“赌场”
(2018/11/23)
-

伍德沃德是美国著名记者,曾因曝光“水门事件”而崭露头角,也是揭露特朗普政权内幕的《恐惧:特朗普在白宫》一书的作者。他在接受采访时还将眼下的中美贸易战形容为幼儿园小孩挑战经济学博士……
-
地方政府如何在日本招商引资?
(2018/11/23)
-

肖敏捷:过去的30年里,全球经济以及中日的经济规模和行业布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方式和战略几乎没有进步……
-
节日上陆?
(2018/11/22)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健吾:为什么要庆祝万圣节呢?我们平日的生活中,妖魔鬼怪还不够少吗?在日本,其中一个有趣的课题,是「西洋节日上陆」。意思大概是…
-
日本年轻人不想拥有,只买能卖的
(2018/11/21)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黎儿:现在对日本许多业界而言,最伤脑筋的问题是不仅年轻人不买车,而是许多消费降到最少限度,能不买就不买,年轻人之间流行「极简主义者(Minimalist)」的生活…
-
中国能源战略打中特朗普“软肋”
(2018/11/21)
-

贸易战下,能源领域出现两个新动向。一是美国发起伊朗原油禁运,但豁免了中国。二是东芝出售美国液化天然气业务给中国企业没有受到批评。美国把中国视为“眼中钉”,为何却在能源领域通情达理了呢?
-
树木希林最后的电影
(2018/11/20)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前几日,我看了今年9月去世的女演员树木希林的最后一部电影《日日是好日》。这是非常好的一部作品。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女性的成长”…
-
日企在“新冷战”下潜力大
(2018/11/20)
-

中山淳史:中美在技术等领域展开较量,“新冷战”的凝重气氛抬头,全球经济中心似乎也从“市场”和“硅谷”重新回到“华盛顿”和“北京”,地缘政治风险加强。而日本企业的环境却没那么差……
-
王栋:特朗普或愿意寻求调整对华政策
(2018/11/19)
-

王栋:特朗普低估了中美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和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美国市场的自信已经开始动摇。最终,如果贸易战拖下去,中美将两败俱伤。如果特朗普变得理性,就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
-
福原爱在乒乓球上的成功秘诀——早教和中文
(2018/11/19)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青树明子:可以毫不过分地说,福原爱对日本乒乓球终于达到世界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那么,为何福原能如此出类拔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