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肉食化”,供给犯愁
2019/04/19
发生这一现象的背景是日本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单身家庭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女性进入社会等都对饮食生活产生了影响。
例如,在家里做饭时,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比制作鱼类更方便的肉类。便利店出售多种多样的鸡肉沙拉等肉类副食品。在回家的路上可轻松光顾的烤肉餐厅也多了起来。
日本人的肉食热潮是支撑肉类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问题在于供给无法满足旺盛的需求。
日本烤肉店里的烤肉(资料) |
据来自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2017年日本国产肉类的生产量为330万吨。近20年间生产量的增长率为8.6%,仅为需求量增长率(17.3%)的一半左右。在1985年当时,按数量来看,日本国产肉类可满足8成的需求量,而如今仅为5成。
供给不足情况最为突出的是牛肉。20年间日本国内的牛肉生产量缩小了1成。养殖用于繁殖的雌牛的农户规模小,且老龄化加重。养殖肉用牛的养殖户的户数也仅为4万8千家,比20年前减少了6成。
一直以来,供给不足的量都通过进口来弥补。据日本农畜产业振兴机构的数据,日本2018年的牛肉进口量同比增加了6.0%,时隔17年超过了60万吨。2019年,由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关税下降,冷冻牛肉的进口也出现激增。
“肉食热潮”非日本独有
虽然消费者能够享受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的优惠,但不能确定这样的好事一直持续下去。因为“肉食热潮”不仅仅是日本独有的现象。
在中国,随着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牛肉消费量在20年里增加至1.7倍。为满足这一需求,进口量也扩大至100倍。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出现了肉类需求增加的趋势。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