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要对创始人打造的技术研究所“动刀”
2020/02/21
2月18日,本田宣布由总公司吸收作为子公司的本田技术研究所的四轮车开发部门。目的是提高开发效率、改善盈利情况,从而提升商品力。本田业绩低迷,尚未完全描绘出增长战略。此次将向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等人设立的技术研究所的四轮车开发部门这一原本难以触碰的“圣域”开刀。本田将迎来能否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关键时刻。
![]() |
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左)与藤泽武夫等人提议设立的本田技术研究所迎来重要拐点 |
在本田宗一郎和藤泽武夫的提议下,本田于1960年将研发部门从总公司分离,成立了本田技术研究所。当时,将研究开发部门与总公司分开,成立分公司这种做法在全球汽车厂商中十分少见,其目的是使研发部门与总公司的经营保持距离,促使技术人员专注开发。作为研发的核心,虽为子公司,却一直被视为集团的“圣域”,还从这里涌现出多名本田总公司的社长。
本田技术研究所一直引领着本田的全球化。1972年发布的低公害CVCC发动机率先通过当时世界最严格的美国的尾气排放标准。本田在美国发售搭载该发动机的“CIVIC(思域)”,构建了快速发展的基础。
围绕CVCC发动机,虽然时任社长宗一郎与技术人员的观点存在分歧,但最终决定采用技术人员希望开发的方式。形成了不被公司内部的“力学”左右,以技术定胜负的本田的企业文化。
![]() |
此次的组织重组,除了设计等部分功能外,技术研究所的四轮车开发功能将归入总公司。从规模来看,相当于技术研究所的销售额(2018财年为7150亿日元)的7成以上。技术研究所的约1.4万名员工大部分将被调到总公司。虽然技术研究所仍将继续负责尖端技术等研发工作,但是可以称得上宗一郎等人遗产的核心子公司的规模将大幅缩小。
之所以不得不将四轮车开发功能归入总公司,是因为四轮车的盈利能力较弱。2019年4~12月期的四轮车销售额营业利润率仅为3%。四轮车的业务模式为,研究所的员工制作新款车的设计图,然后本田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基于该设计图开展生产和销售。虽然这种模式成为了诞生思域等大热车型的原动力,不过在本田成长为大企业的背景下,也存在效率低下的一面,还产生了问题意识等的偏差。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经亚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琼斯指数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时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综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数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纽约黄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