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股市看日企的“有技术无经营”
2019/11/04
梶原诚:日本股市正在复苏,日经平均股指的上涨幅度近期在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中排在前列。由于关注目光久违的聚焦于日本股票,因此市场相关人士间谈论的对日本企业的消极评价也尤其令人担忧。他们提到的就包括“有技术无经营”这点。这究竟该怎么理解呢?
首先是“有技术”。开发出锂离子电池的旭化成名誉研究员吉野彰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企业研究人员(左起:田中耕一、吉野彰、中村修二) |
日本人常被讽刺为喜欢横向比较,但科学家却具有独创性。日本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进入本世纪后达到18人,仅次于美国,排在世界第2。如今,每10位诺奖获得者中有1人以上是日本人(包括美国籍),日本已成为诺贝尔奖大国。
要了解技术积累的雄厚程度对支撑产业竞争力有多重要这一问题,观察至今仍没有自然科学领域诺奖获得者的韩国的反应即可一清二楚。
“‘克日(克服日本)’之路依然遥远、艰巨”,韩国报纸《朝鲜日报》对吉野获得诺奖如此评价。锂电池是韩国寄希望于今后增长的产业,但核心零部件很多为日本制造,据称没有日本的技术,生产也无从谈起。由于日本7月以半导体材料为对象加强对韩出口管理,这才刚刚令韩国认识到尖端零部件依赖日本的自身的脆弱性。
该报还介绍了通过半导体和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研究获诺奖的过去的日本人。分析称,对基础技术的长期投资以及付出毕生精力钻研一个主题的研究人员的“工匠”精神是技术实力的源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