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观点 > 从股市看日企的“有技术无经营”

从股市看日企的“有技术无经营”

2019/11/04

PRINT

      但是,笔者还注意到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拥有技术但却放任股价下跌,可能成为收购目标的日本企业的行为。个人认为在获得政府保护之前,将技术变为收益,将股价推高到令收购者感到犹豫的水平,自己保护自己,这或许才是上市企业应有的姿态。

    

       日本也有成为榜样的企业。例如村田制作所,据称,如果没有该公司掌握全球份额40%的积层陶瓷电容器(MLCC),美国苹果智能手机的大量生产也将变得困难。

       

      浜松光子学(Hamamatsu Photonics)竟然3次成为诺贝尔奖的背后的功臣。采用其主力产品传感器的实验设施为“希格斯玻色子”和“中微子”研究作出贡献,使相关人员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两家企业均将技术变为盈利能力。在过去10年里,村田制作所股价涨至3.9倍,而浜松光子学涨至3.5倍。现在的股价净值比分别为2.3倍和3.1倍。大幅高于近期日本东证主板(1部)上市企业平均值的1.2倍。

   

      实现与技术相称的股价的日本企业是否会增加?留给经营者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股价持续低迷,“最好让擅长经营的外国企业来使用这些技术”——这种要求日本企业卖身的声音或将在感到不耐烦的股东之间加强。

   

      在市场相关人士之间,还留有受到“有技术无经营”困扰的记忆。那就是夏普的结局。夏普借助“制造能被模仿的产品”这一创始人精神提高技术,不断推出独创性商品。但是,最后由于对液晶电视的过剩投资这一经营上的失败,未能将技术变为收益,2016年被台湾的鸿海精密工业收购。

   

      吉野获得诺贝尔奖,再次显示出日本的技术大国面貌。日本《外汇和外国贸易法》的修订问题正在点燃如何保护日本企业的技术的讨论。不管对投资的股东来说,还是对接受投资的经营者来说,重新追问技术和股价的关系的机会都已经到来。

       

       “那家企业是否具有值得保护的技术”、“如果拥有技术,经营者是否将技术与收益联系起来”,还有“如果已经联系起来,如何解释如今的股价”……这些或许都将成为被追问的内容。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评论员 梶原诚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5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1
投票总数: 17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