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健吾: 我希望是我的错觉:有一些说广东话而又自称吃素的人,头上都有一种特别的道德光环。
某朋友是一家跨国银行的财务部要员,他一天到晚都在自己的面书和Instagram中分享他在香港及世界各个城市的美食,那个相集有一个名字,叫「我们如此活得很好」。整天都在面书及Instagram分享他在世界不同城市的三星餐厅的美食照片。但每每在星期一,他就会说自己是 Green Monday(素食星期一活动,由香港某非政府组织推动,希望香港人在星期一如素一天)。听那些人说,他们只要一星期食素一天,就好像可以拯救地球。
「食肉一天会为地球製造很多二氧化碳,肉食生产过程也会对动物有很多不人道对待。」那位朋友在面书如是说,当然,他是说英文的。
在我服务的中文大学,也好像很用力宣传Green Monday这件事。在饭堂也见过,校方好像有机构跟学生玩一个「Green Monday 吃素换贴纸」的游戏,储好一定数量的贴纸,就可以跟我们的校长祖尧BB共进午餐。素食潮流在香港吹得盛,就连美式快餐店也要推出素食套餐,粟米批、素菰包、薯条或蒸粟米(不加牛油),不论星期几,也可以令人瞬间绿色,过好生活。
反之,在日本,我认识吃全素的人不多,要在外膳中找到素食,好像一点也不容易。东京街头很少「专卖素食」的餐厅。最近一次看见,都已经是好几年前,一家卖「素唐扬鸡件」的小吃店。餐厅的主打名物,是以豆渣製作的「假鸡肉」。这种唐扬却得到日本全国唐扬协会的奖状,证实他们店家的出品媲美真鸡。
如素的朋友D跟我去日本的时候,都说日本素食一点也不容易,在日本旅行时只好放弃,吃一点新鲜的海产作补偿。D说:「在日本,如果我是因为宗教理由而吃素,我真的不知道可以吃什么:东京简直是重灾区,便利店可以找到的素食顶多是昆布的御饭团。内里一定会有肉食或海鲜製成的调味料。汤乌龙麵的汤头是鲣鱼花製的,上面一定有葱。到京都也许好一点,但也真的很难『保证』自己不会吃到肉食或肉食精製的味精:吃豆腐料理也一定是有肉食掺在内。京野菜的涮涮锅还好,但只可以用清水或昆布汤头。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宗教理由,不吃五辛(据佛经理解,五辛为:葱、大蒜、小蒜、韭菜、洋葱,在日本料理中常见),就连同一锅子煮过肉,都不能用,他去日本的时候,可真的是大阵仗。带全素的公仔碗麵之馀,还要找有西式自助早餐的酒店,早餐吃很多很多,然后用食物盒包起麵包、水果。在跟朋友去吃怀石料理或迴转寿司的时
候,他就免为其难的吃几口,然后就从背包把食物盒拿出来,吃自己的素食。」
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如素的朋友那种坚毅和努力。带着食物盒走一天,也不是一件易事吧。
日本很难找到素食这回事,倒是真的。在日本的佛教或道教文化中,经常说日本的神社或寺院,又不少都是家庭式经营,是一种中小企。很多和尚都要想办法赚钱,去维持寺院的生意。而日本的和尚可以结婚、生孩子、喝酒吃肉,都是非日本人的佛教信徒不能理解的事。其实,由于道教和佛教有所不同,但在日本道教和佛教的经营者,都会被称为お坊さん,翻译就是和尚。所以,才有人认为日本的佛教和尚们不守食戒,或不守戒律。
日本人另一个很重要的民族性,就是「团体」性格。老实说,如果你有任何的「食戒」,基本上你在朋友圈吃饭的时候,一定会出问题。比方说,有参加健美大赛的日本健身教练朋友说,他根本就「不能」和非健身圈的人喝酒和吃饭。他在训练期间,晚上吃的东西一定不可以有淀粉质,酒也不能沾。但乾杯的时候他也要扮喝一点无糖无酒精(alcohol zero)的啤酒。及后就只可以吃赤身吞拿和喝乌龙茶。在去水的时候(收乾肌肉线条的日子),就连水和乌龙茶也不能喝,顶多就是去赴约之前跟朋友说已吃过饭,只是吃一点赤身和喝水。在这种严格的食戒之下,他一定会成为他朋友圈中突出的那一个,顿时成为了out group。在日本,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
日本会的素食会做成风潮吗?也许会,也许不会。我只知道,要为吃素的朋友打点日本的行程,最好的方法就是承包旅行团,希望所有餐厅都为他们度身订造他们可以吃的东西。听说这种旅团也慢慢流行起来。只是,如果是连锅子煮过肉也不行的「严格素食团」,看来就很难会有很大的市场了吧?
健吾 简历
80年生,香港专栏作家、香港商业电台节目《光明顶》、《903国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及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著书超过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东亚流行文化软实力及多元性别关係等议题。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