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中日茶坊 > 日本人与供餐(1)

等身大的日本(74):日本人与供餐(1)

2015/07/07

PRINT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中国人听到“供餐”这种说法,会产生什么联想呢?
     
      以前,我在采访上海一家重点中学时,恰巧是中午11点左右,看到教室外面的走廊里,摆放着很多塑料材质的巨大盒饭盒。用手摸了一下餐盒,感觉热乎乎的,我拜托老师,特意看了里面装的盒饭,里面满满地装有3种菜和大米饭,份量可以打满分。而且看起来也很可口。

      但是,这并非“供餐”,而是“盒饭”。

      日本人如果上公立学校,在小学1年级至初中3年级的9年里将享受供餐。所谓供餐指的是为特定的多数人提供相同的菜肴,包括学校供餐、医院供餐、老人福利设施供餐等各种类型,但在日本提到“供餐”,一般指的是中小学的供餐。

      日本的供餐制度自二战结束之后的1947年启动,历史很悠久。当时,日本有很多营养不足的孩子,供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摄取仅靠在家里就餐难以满足的营养。询问记得当时情况的人,会经常提到脱脂奶粉这个说法。所谓脱脂奶粉指的是,去除牛奶的乳脂肪成分和水分,然后制成粉末。虽然营养价值很高,但据说口感不佳,如果询问老年人,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脱脂奶粉如何难喝”的故事。

      我就读的也是公立的中小学,因此吃了9年供餐。是从1970年代到80年代,当时供餐质量已经非常好(虽说如此,但并没有觉得特别好吃)

      我至今仍记得的供餐包括纺锤形面包、咖哩饭、粉丝色拉和奶油菜汤等。虽然记忆不太准确,但肯定有的是1个面包、1瓶牛奶、每天更换的主菜和副菜、饭后甜点这5种。主食盘子、副菜盘子和分叉汤匙(汤匙前端呈叉子形状)摆放在铝制托盘上,并不放在快餐盒里。

      供餐菜单由各地方政府决定,会将菜单制成一览表,提前1个月发给各个家庭,以避免与各家晚餐的菜单出现重复。

      在我就读的小学,在小学校园内的供餐烹调室,由数名女性制作供餐(我们平时称呼她们为“供餐阿姨”,非常熟悉),在靠近烹调室的教室,从上午开始,当天菜肴的香味就飘过来。

      供餐与盒饭不同,是按照班级用巨大的锅大量制作主菜和副菜。一到供餐时间,就统一摆放到走廊里。由供餐值日生(4~5人)去取巨大的锅,并抬回教室内,然后将食物分发到每个人的盘子里。并非像盒饭那样放在饭盒里,而是自己分发热乎乎的菜肴。

      如果不习惯,会将1人份盘子里的份量放得过多或过少,那就失败了。在我上学的时代,每个班级有30人左右,如果在开始分发的最初阶段,给一个人盛得过多,最后几个人的份量就会不够了。要均匀地分发,需要“窍门”和“熟练”,这非常困难(顺便补充一下,小学1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太小,很难分发热菜肴,因此由6年级学生帮忙分发)。

      在供餐值日生分发完菜肴之后,其余学生要按顺序去拿,拿回自己的课桌。课桌平时都面朝黑板摆放,只有在吃供餐的时候,每5~6个人分为一组吃饭,因此可以挪动课桌,以便能看到彼此的脸。

      在老师的示意下,所有学生一起说“开动了”,随后一边吵吵嚷嚷兴奋地说话一边吃供餐。

      当时我认为这种情况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得知海外学校的午餐情况之后,才知道日本的供餐并非理所当然。

      在吃供餐的时候,同学之间需要在短时间内相互合作,我借此学到了事情的步骤、对朋友的关照以及对食物的感谢之心等。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42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3
投票总数: 45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