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目前,日本列岛正值梅雨季节。5月的东京异常炎热,但最近进入梅雨期之后,气温出现了下降。从冲绳县开始,日本各地先后进入梅雨季节,先是日本西部,然后移动至日本东部。但北海道没有梅雨。
在往年,在从5月底至7月中旬前后的时间里,除北海道之外,日本所有地区都将出现约1个月的梅雨期。
日本高温多湿,这一点广为人知,但据称全年降雨量甚至多于南美亚马逊。对于日本湿漉漉的独特而强烈的湿度,来到日本的中国人也都吃不消。经常听人说,与中国和韩国等的大陆性气候相比,日本盛夏的闷热更让身体难以承受。
来到日本的外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日本人喜欢打伞”。
前些日子,有一个电视节目说,“欧美人只要不是特别大的雨,就不会打伞,但日本人就算只有1、2滴雨滴,也会马上从包里取出雨伞。真有意思”,我认为“的确如此”。
的确,我本人也是只要下雨,就马上打起雨伞。虽然并非在一年中总是随身携带雨伞,但在梅雨季节,几乎总是将伞放进包里,而且热天打遮阳伞变得理所当然(最近,日本的遮阳伞几乎都可以当雨伞用,不管是雨天还是晴天,东京的女性在外面行走时都打着伞)。
总而言之,对于日本人来说,下雨时打伞是理所当然的习惯,过去从来没有质疑过这一点。
但是,欧美和中国的情况却有所不同。虽然中国人存在比欧美人更喜欢打伞的倾向,但或许仍未达到日本人的程度。在20年前的中国,雨天身穿雨衣骑自行车的人非常多,这曾让我大吃一惊。如今虽然骑自行车的人已经不多,但如果到了农村,至今仍能看到有人身穿颜色鲜艳的雨衣。
在上述电视节目中,欧美人带着难以理解的表情说,“就算稍稍被雨淋湿一点也完全没关系。即使被雨淋湿,乘地铁也没问题。日本人为什么这样敏感、总是打伞呢?”。
另一方面,日本人在接受采访时回答说,“如果被雨淋,西服就会湿透吧?被淋湿的衣服紧贴在身体上,感觉很不舒服。此外,还会给周围的人造成麻烦”。
在节目中,作为日本人极端厌恶被雨淋湿的证明,介绍了日语中有关被雨淋的负面说法——“濡れ鼠(nurenezumi湿老鼠)”(意为像被雨淋湿的肮脏的老鼠那样全身湿透)和“濡れ衣(nureginu 湿淋淋的衣服)”(意为蒙受不白之冤),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还有些有趣的数据显示日本人喜欢打伞。在日本,雨伞销量每年达到1亿3000万把,此外,遗失在东京都地铁站的雨伞每年多达39万把。
而在便利店,简易塑料伞仅售500日元(约合人民币25元),但更多的是1000日元、2000日元的雨伞,日本的杂货店、百货店和超市等所有地方都出售雨伞。价格昂贵的雨伞会达到1万日元左右。
在英国等地,销售雨伞的地方原本就很少,据说要到高级专卖店才能买到雨伞,而在日本,则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买到雨伞。
在电视采访中,对于“家里有几把伞”这一问题,很多人回答说“有7~8把”、“10把以上”和“20把”等等。如果是3口之家,家里有10多把雨伞是司空见惯的情况。我数了一下家里的雨伞,正好是10把(如果包括遮阳伞和折叠伞,就达到20把)
在梅雨季节,希望享受雨伞的时尚。虽然家里已经有很多伞,但如果看到设计精美的伞,仍然不由自主地购买。这样的日本女性大有人在。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