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现在判断为时过早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现在判断为时过早

2023/09/13

PRINT

      石川润: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人口减少以及年轻人的就业困难。日本1990年代以后面临的问题如今似乎也重重地砸在了曾经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头上。中国的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转为负增长,对通货紧缩的警惕也正在提高。中国是否正在走上日本的老路?

 

      只有中国物价下跌

 

      在日美欧的央行苦苦思索如何应对粘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国却面临采取相反应对措施的局面。由于以房地产低迷等为背景的需求不足,物价面临下行压力,可能出现无法摆脱低增长和低通胀的“日本化”。

   

    

      关于中国经济低迷的背景,除了占国内生产总值(GDP)四分之一的房地产低迷,还因为新冠疫情导致全球需求从商品转向服务,出口产业受到打击。与发达国家相反,法国巴黎银行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河野龙太郎指出,“完全没有实施对家庭的现金补贴等大规模财政支持”,这也削弱了需求。

 

      2008年雷曼危机后,中国采取的果断的经济对策引发了设备过剩等问题,这留下了惨痛的经历。好坏姑且不论,此次对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持慎重态度,这也导致出现了与日美欧不同的物价走势。

 

      人口减少成为通缩的主因

 

      问题是这种低迷是否只是暂时的。影响重大的是今后将全面加剧的人口减少。中国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自2020年代后半期开始,将以每年数百万人的速度减少。

    

    

      河野表示,中国作为购房核心群体的25~34岁的人口在2010年代后半期已经达到顶峰。这也与1990年前后泡沫破裂的日本如出一辙,当时团块世代(1947~1949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达到属于购房主力的35~44岁。如果住房需求在结构上不断减弱,调整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高盛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马场直彦表示,“如果按照日本的经验,人口减少首先将带来通缩”。如果人口减少导致经济萎缩的预期加强,投资和消费将受到抑制,物价将出现下降。在一段时间后,由于劳动力短缺,人口减少转换为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很可能成为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

 

      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带来的巨大冲击叠加人口减少,导致经济实力下降,低增长和低通胀长期持续。中国正在吸取不良债权问题引发强烈信贷紧缩的日本的经验,马场直彦认为“应该不会像日本一样下滑”,但下行压力目前仍将持续。

 

      中国和日本的不同

 

      曾担任日本银行调查统计局长的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关根敏隆指出,“中国还有政策回旋的余地,但如果政策陷于被动,就有可能陷入通缩”。日本的教训是,一旦物价不会上涨这种观念在企业和家庭中扎根,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摆脱这种状况。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60
具有一般参考性
 
8
不具有参考价值
 
37
投票总数: 1384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