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国 > 经济 > 中国能否避开通缩?

中国能否避开通缩?

2023/07/11

PRINT

      在中国,通货紧缩的担忧在持续。国家统计局7月10日公布的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去年同期持平,2年零4个月以来首次停止上涨。其原因是就业改善缓慢,消费复苏乏力。预计物价会上涨的消费者比例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物价低迷态势有可能会长期化。

 

      在CPI中,反映家庭购买力的扣除食品与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这是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涨幅。背景原因是需求不足。

 

 

      耐用品的价格普遍下跌。汽车及摩托车下跌4.3%,家具类下跌1.8%,智能手机等通信设备下跌1.5%。耐用品销售情况不佳的原因之一是住宅销售低迷。因为家具和家电的更换需求难以增加。房租也从2022年5月开始低于上年同期。

 

      容易受到国际价格影响的汽油等交通燃料也下跌17.6%。去年俄罗斯进攻乌克兰等原因导致价格高涨,受其反作用影响,跌幅相较于5月的11.1%出现扩大。占肉类消费6成的中国人的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猪肉也下跌了7.2%。

 

北京市民在618降价的宣传板前(Reuters)

 

       CPI涨幅在1月达到顶峰后放缓。受此影响,预计未来物价将上涨的家庭也减少。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4~6月面向2万储户实施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回答今后3个月物价将上涨的占23.1%。刷新了可查阅数据的2010年4~6月以来的新低。

 

      通货膨胀预期减弱表明家庭节约意愿不断增强,比如:等待特卖等降价等。对就业等前景的担忧仍然存在。1~5月城市新增就业人数为552万人,比新冠疫情前的2017~2019年同期平均低8%。

 

 

      企业也致力于刺激需求。在中国最大规模网购促销节“6.18”,大型电商(EC)平台阿里巴巴集团和京东集团加强了降价攻势。

 

      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影响物价,还成为压迫企业收益的因素。

 

      国家统计局7月10日与CPI同时公布的6月批发价格指数(PPI)比上年同月低5.4%。连续9个月负增长,跌幅比5月的4.6%扩大。资源等的降价也很有可能拉低未来的CPI。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西浜徹分析称:“CPI与上年同月相比的变化幅度目前保持在零附近,也有可能一度负增长”。如果物价难以上涨的膨胀率下降状态长期持续,经济恢复缓慢,通货紧缩的担忧也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川手伊织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23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1
投票总数: 24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