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借印度和AI描绘新维度的全球化经营
2023/07/07
这让人联想到的是此前美国IBM的印度战略。2006年,时任董事长彭明盛(Samuel Palmisano)在班加罗尔召开了面向投资者的说明会,提出“全球整合型企业”(Globally Integrated Enterprise)这一自己公司的构想。
主要国家的跨国企业此前一直把重点放在“在哪里制造什么”这一点上。另一方面,IBM则将视点转向“在全球范围内做什么”,将印度定位为“负责软件开发和客服中心功能的离岸外包地”。
索尼将会怎么做呢?令人感觉其正在同时瞄准类似铃木的内需开拓模式和IBM的全球化模式。
比如,围绕视频节目发布的战略。在印度,索尼在近4亿人通过智能手机收看的“OTT(Over The Top、通过网络发布内容)”领域拥有26个频道。目前索尼当地子公司与拥有48个频道的当地大型企业正在推进业务整合。
通过AI瞄准14亿人的市场
新公司将纳入索尼的合并财报,在观众人数上超过美国华特·迪士尼旗下公司,成为印度最大企业。同时,索尼的频道以印度官方语言(22种语言)发布,而在整合对象公司,支持100种以上的地方语言的节目很多,互补性很高。
另外,还将利用人工智能(AI)。索尼在印度设立了AI自动翻译技术的开发基地,推出了包括直播节目在内时常提供各种字幕、其他公司所没有的服务。此举旨在增加印度不懂地方语言或官方语言的人也能收看的内容。
索尼瞄准的是14亿人口的“印度市场统一”。印度在国外还有数千万规模的移民和劳动者,借着势头向日本和欧美的普通家庭用他们的母语发行源自印度的内容产品的机会也将出现。
如果在印度取得成功,在其他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许也能采取类似的战略。这可以说是从印度被视为盟主的“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发动攻势的逆转大戏”。如果能在最近数个世纪以来在全球流通的英语内容产品的垄断状态下激起波纹,有可能符合印度等国的现实利益。
非英语圈国家企业推倒壁垒
可以提及两种可能性。首先,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与除此之外的国家之间的围绕内容产品的竞争条件可能会逐渐趋于扁平化。
另一种可能是,对于非英语圈国家的企业来说,整个商业领域的“英语壁垒”将逐渐消除。非英语圈国家企业打破美国IT巨头“GAFAM”的垄断局面这一可能性也并非为零。
这可能是AI带来的突破性进展。这种前景能否真的实现这一怀疑论暂且搁置一旁。这是日本企业时隔多久再次以世界为舞台,提出雄心勃勃的构想?在这一时代,如果能够理解地缘政治和技术的潮流,那么日本企业或许也能够实现另一个维度的全球化经营。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评论员 中山淳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