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华为专利攻势带给日本企业的三大考验

华为专利攻势带给日本企业的三大考验

2023/06/28

PRINT

      涩谷高弘: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企业华为已开始向30多家日本通信相关的中小企业收取专利使用费。厂商向可能成为其客户的企业收取专利使用费的做法实属罕见。其背景是“通信相关专利的膨胀”、“日本在该领域的劣势”、“中美对立导致知识产权的利用价值增大”等三大潮流。对日本来说,这些都构成巨大考验。

 

      华为承认,正在向使用被称为“无线通信模块”的零部件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系统公司等收取专利使用费。该模块是“物联网(IoT)”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在日本国内,京瓷的市场占有率很高。

 

华为开始向本来是其客户的日本中小企业收取专利使用费

 

      此次华为的举动之所以不同寻常,在于即使是其他企业制造的模块,也要求支付其中包含的自身专利的使用费。例如,购买京瓷制造的模块的日本中小企业,将被华为要求另外支付专利使用费。

 

  物联网的发展和“专利膨胀”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自约20年前起,通信领域开始出现“专利膨胀”。按理说,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制造和销售产品。直到2000年前后,各企业通过研发获得的专利很多都是基本上以在自身产品中使用为主。

 

      因此,专利授权谈判原则上是在同行业之间完成。或从擅自使用专利的其他企业收取使用费,或签订允许相互使用知识产权的交叉授权协议。这样既提高了自身产品的性能,又降低了价格。从作为用户的企业的角度来看,产品的价格“已包含知识产权”。

 

5G时代,通信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的数量出现激增

 

       明显发生变化是在物联网有所发展的2000年代以后。为了使所有产品联网、进行操作和管理,开始使用大量的标准规格和标准规格中不可或缺的“标准必要专利”。在过去的通信标准“2G”领域仅有约3500项标准必要专利,到高速的“4G”领域约有2万项,新的“5G”约有3.6万项,增加至10倍。

 

  日本中小企业不擅长授权谈判

 

      拥有标准必要专利的企业及其使用企业扩大至不同行业,无法完全通过同行业间的交叉授权来处理。产生了“并未全面体现到通信零部件价格上的专利费”,出现了寻求向使用物联网的企业收取这些费用的权利持有者。其代表就是标准必要专利份额较高的华为、以及众多权利持有企业加入的“专利池(Patent Pool)”。

 

      2022年9月,丰田等日本大型汽车企业接受美国专利池公司Avanci的要求一事曝光。该公司是芬兰诺基亚等51家通信相关企业向各汽车厂商收取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的窗口。一家日本大型汽车企业表示,作为在“互联汽车”上全面使用2G到4G的通信技术的代价,将为每辆汽车支付15~20美元。

   

      据悉,华为向日本中小企业收取的专利费在每台通信设备50日元以下,明显低于Avanci向汽车收取的金额,但对象可能超过1000家企业。不擅长知识产权授权谈判的日本中小企业将被华为和专利池等强者收取专利费,有可能会出现混乱,这种格局对日本来说称得上是第一个考验。

 

  遭到“攻击”的日本

 

      日本为何处于被“攻击”的地位?这是因为在掌握物联网时代关键的通信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的取得方面,日本企业落后于海外企业。德国专利数据库公司IPlytics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从5G的标准必要专利的申请比例来看,排在首位的中国企业约为33%,第2位的韩国企业约为27%,而日本企业仅为近9%,被甩在后面。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33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0
投票总数: 34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