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数字产品护照”的冲击
2022/06/20
中山淳史:虽然被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达沃斯会议)掩盖,并未引人注意,但象征经济重启的另一项国际活动是截至6月2日在德国举行的制造技术大型展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HANNOVER MESSE)”。
工业4.0、物联网(IoT)、第4次工业革命……,对这些说法感到耳熟的人可能很多。这是德国企业博世和SAP在2011年的该博览会上提出的一系列构想。德国政府将其升格为产业政策,主宰达沃斯会议的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德国出生)也在2016年撰写了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著作。
这个构想是将全世界的企业和工厂通过互联网连接,打造制造业和社会新未来的宏伟计划。虽然因新冠疫情而中止和改为线上举行,但通过电脑观察久违的博览会,欧洲的野心很明显,甚至可以说是意气昂扬。
笔者多次听到“数字产品护照(DPP)”这个说法。意为给全部数字产品分配护照,据称欧盟(EU)将于2027年引进,要求内外企业采用。
提到护照,一般指的是官方颁发的写入人的属性和履历的本人证明,起源很古老,可追溯至古代的埃及和罗马时代。而给产品发护照,21世纪的欧洲将是首开先河。
企业已经被迫收集信息。这是因为没有护照(与其说是小册子,更像是二维码)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盟区域内。提到将对哪些企业和产品产生影响,在中国大陆组装的美国苹果产品、韩国制造的电视机和台湾制造的个人电脑自不必说,采用半导体和软件的白色家电和内燃机汽车也将被列入数字产品的范围。
从“Made by Japan”来说,丰田的“卡罗拉”和“雅力士(YARIS)”等也会包含在内。欧盟6月7日宣布将个人电脑等的充电器限定为美国苹果公司大部分产品未采用的“USB Type-C”的标准统一,这些行动只是开端。
为什么现在要进行限制呢?这是因为欧盟寻求在去碳化和循环型经济领域获得领先地位。产品采用在哪个地方开采的原料?在哪里制成最终产品?在这期间产品如何被运输?合计排放多少二氧化碳?都能在护照上通过电子方式加以掌握。如果达不到欧洲的环保标准,无法获得认证机构的背书,不管是区域内企业还是海外企业,都不会获得销售许可。监管在销售后也会持续。
或许会有观点认为这不是挺好的非关税壁垒吗?但熟悉国际标准化战略的日本多摩大学研究生院的客座教授市川芳明指出,由于是应对地球变暖的相关法令,即使日本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或许也很难驳倒欧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