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培育原材料产业摆脱日本并非上策
2019/08/16
村山宏:韩国紧急提出培育原材料产业的计划。这是因为日本将韩国剔除出出口优待国家名单,用于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的日本产原材料的采购风险提高。韩国的原材料产业培育政策意在摆脱对日本依存,消除日韩关系的不利状况,但到底是否属于上策呢?可以说与进入日本地位稳固的原材料产业相比,培育日本力量薄弱的新产业更为有利。这是因为如果具备有竞争力的新产业,也能成为谈判筹码。
韩国政府8月上旬宣布,为推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将在7年里投入7.8万亿韩元(约合64亿美元),将电子和汽车产业等明显依赖从日本进口的100个品类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机器指定为战略品类。针对半导体制造不可或缺的蚀刻气体(氟化氢)和光刻胶(感光材料)、用于显示屏制造的氟化聚酰亚胺等20个品类,力争1年内实现供给稳定,对其余80个品类提出5年内实现稳定供应。
围绕二战劳工和慰安妇等历史问题的日韩争端看不到结束迹象,对立还波及经济领域。7月上旬,日本政府以安全保障方面管理为由,将蚀刻气体等上述3个品类的对韩国出口改为审查许可制。此外,日本政府8月决定将韩国剔除出能享受出口手续优待的“白名单国家”。据称约1100个对韩国出口品类成为管理对象,日后日本可以根据情况增加出口审查品类。
韩国的高科技产业从日本引进技术,因此在制造工序上明显依赖日本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制造机械,韩国存在每年200亿~300亿美元的对日贸易逆差。如果来自日本的原材料等供给停止,半导体的生产将难以为继。对韩国来说,半导体占到出口的2成,如果半导体产业瓦解,经济整体有可能崩盘。为了减少对日本逆差、消除供给停止风险,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的确是当务之急。
但是,推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从中长期观点来看未必算是上策的部分也很多。关于蚀刻气体等上述3个品类,日本企业掌握全球份额的7~9成,处于欧美企业也难以追赶的水平。韩国企业要达到媲美日本的品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此外,技术进步带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变化也成为风险。半导体和显示屏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也将不断改变。
例如电子产品的显示屏。此前液晶屏幕是主流,但在发光材料上采用有机材料的有机EL(OLED)屏幕不断增加。OLED不需要在液晶屏幕上不可或缺的背照灯和偏光板。最近,采用无机材料取代有机材料的微型LED这一新一代显示屏浮出水面。在半导体领域,此前一直在平面的硅晶圆上形成电路,而今正在尝试在叠层型的三维构造上制造电路,原材料、零部件和制造设备有可能明显改变。
每当技术实现进步,日本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厂商都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和人才,在新材料的开发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另一方面,欧美的半导体企业则远离这种竞争,将经营资源的集中从制造方面转移到半导体设计等其他相关领域。涉足通信用半导体的美国博通和涉足智能手机半导体的高通没有工厂,作为将生产委托给其他企业的“无厂企业”取得成功。至于英国ARM,则仅专注于半导体的设计,甚至没有自主产品。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