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多余劳动力的出路
2016/11/29
中国第三季度的GDP增长也保持了6.7%,经济表面上看起来还算平稳,今后的焦点是压缩钢铁和煤炭的过剩产能等结构改革。最大的课题是由于压缩产能而富余出来的劳动力的出路。钢铁和煤炭一向是辽宁省的主要产业,由于经济低迷,离开家乡找工作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在东北最大城市沈阳,理发师小左(27岁)去年第一次去日本。不是去旅游,而是出国打工。
辽宁桓仁街头的外派劳务中介 |
小左是通过日本的技能实习制度,居住在群马县嬬恋村的卷心菜农户家里。在收获的最繁忙时期,每天凌晨2点就得起床,半蹲着收割卷心菜,一直干到傍晚。经过7个月的实习,总共挣了110万日元(按现在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7.15万元)。他的妻子去年也在北海道平取町的西红柿农户家里实习。小左回国后,用出国打工挣的钱和妻子在沈阳市中心开了一家理发店。他告诉记者“老家没有正儿八经能挣钱的工作”。
在日本群马县嬬恋村有不少中国人打工,其中大部分来自东北三省的辽宁、吉林、黑龙江。辽宁的经济为负增长,是中国经济最低迷的地区。沈阳的公司职员边先生(30岁)在大学毕业前一直生活在辽宁,他说“高中、大学的许多同学都在北京、上海或国外工作”。截止到2010年的10年间,东北三省的人口净流出180万。
从沈阳开车走上4个半小时,来到距中朝边境100公里的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会看到满大街都挂着“劳务”的牌子。这些都是运作出国打工的中介公司。一家中介公司的老板李先生(34岁)说:“10年前也就10家左右,现在有70家以上”。
据李先生介绍,在桓仁,上世纪90年代前期就有人开始去日本打工。看到打工回来的人盖房买车,于是大家都跟着去了。有一次喝喜酒,和李先生同桌的人全都有过到日本打工的经历。据称,当地三分之一的人都有护照,这一比例在中国农村地区显然是非常高的。
桓仁没有煤矿,也很难吸引外面的人来投资建厂。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出国打工成了“主要产业”。前往打工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现在又扩大到了非洲。李先生还开始在吉林省开展中介业务,称“因为穷得只能出国打工”。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压缩过剩产能后怎样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尽管政府安排了1千亿元作为安置基金,但停产补贴等临时应急措施就花得差不多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认为,一直依赖钢铁、煤炭的城市只能将劳动力输送到中国其他地区或国外。按照“一带一路”构想,由中国企业涉足的海外项目也在增加。桓仁的情况也许代表了东北三省的一个发展方向。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原田逸策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