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新闻广州支局 桑原健:日资企业的中国工厂发生罢工的事情接连不断。在这些愤怒的劳动者大多是年轻人,对人与人的差异非常敏感、对其他工厂信息也非常了解。在日元升值和中国消费扩大的背景下,日本企业进驻中国的热潮至今仍然没有降温,但天真想法正遭到重大打击。
“副总经理的薪水非常高吧。真是太羡慕了”,去年年底日产汽车广州零件工厂一名日本高管在员工食堂吃午餐时,同坐一张桌子的中国年轻员工突然这样问。
这名高管解释说“这是因为日本的家庭生活成本要比中国高好几倍”。中国员工只回了句“是这么回事儿啊”,就没有继续追问,但不管说话口吻还是表情,都显出很不相信的样子。
比较对象是高管工资
这家工厂的员工月收入超过3000元,是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1300元的2倍以上。工厂也愿意提供比周边其它工厂较高的待遇。不过,“当发现员工比较的对象竟然是自己时,不由得感到脊背发冷”。
目前,中国工厂员工的主要人员已经是“80后”和“90后”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的年轻人。加施德咨询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前川晃广说“最好把这代人看做是与以前工人完全不同的人”。
这代人开始懂事的时候,中国已经处在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增长期。前川晃广说他们“与经历过贫穷和艰苦,只要有工作做就倍感幸福的上一代人不同,他们的眼中只有繁荣的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受到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对受到歧视以及收入差距的存在非常敏感。
这些问题在日本广泛受到关注是由于2010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的本田的一家工厂爆发的罢工。这次罢工令日本企业切身感受到在中国进行劳务管理的困难,而罢工的起因则是收入差距问题。员工对于工资低于整车工厂非常不满,要求把工资提高至相同水平。
信息的武器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中国年轻人拥有上一代人难以比拟的信息优势。因与其他工厂的收入存在差而由引发的罢工此起彼伏。
“无耻日企欺压中国员工”、“不补偿就不复工”,在去年12月广东省深圳的日立制作所硬盘驱动装置(HDD)零件工厂爆发的罢工中,条幅上充满着过激语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