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盯住6月中国期货市场
(2012/05/29)
-

温总理表示要加强微调力度,中国经济能否走出下行趋势,一定要盯住6月的期货市场。
-
人民币5年进入三大贸易货币
(2012/05/28)
-

汇丰银行香港区总裁、人民币国际业务权威冯婉眉日前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表示人民币今后5年将超过日元,和美元、欧元同样成为三大贸易货币之一。
-
山寨与中国经济的逻辑
(2012/05/28)
-

山寨盛行在美国和日本也曾出现,中国本应进入摆脱山寨经济的时期,但山寨似乎必将困扰中国经济,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
李肇星:新型大国关系也适用于中日
(2012/05/25)
-

中国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5月25日参加正在东京举行的第18届国际交流会议“亚洲的未来”。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倡导的与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李肇星表示“这种理念也同样适用于中日关系”。
-
李光耀:中美互依 关系不会恶化
(2012/05/25)
-

李光耀:中美在技术和投资领域的相互依赖日益加强,未来20~30年内不可能对立。对美国的敌对姿态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
韩国瞄准的下一个“韩流”
(2012/05/24)
-

韩国将本国的行政相关系统和地域开发等经验定位为新外交资源,试图掀起继韩剧、家电等之后的又一个“韩流”。
-
丰田的理想与苦恼
(2012/05/23)
-

丰田汽车用确保日本国内300万辆产能来实践着“产业报国”的理想。在海外生产已成汽车厂商趋势的现在,即使被指产能过剩,丰田也对缩小规模一直谨慎。作为日本代表企业的宿命,丰田仍在苦苦摸索。
-
日本人为什么不炒楼?
(2012/05/23)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肖敏捷:单依靠政府调控,中国房地产市场很难摆脱“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从日本的经验看要回归理性,只能依靠市场的力量。
-
一场历史性IPO留下的回味
(2012/05/22)
-

上市第二天Facebook的股价就跌破了发行价,再加上上市当日的混乱,似乎这场历史性的IPO在向我们说明着什么。
-
孙正义眼中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2012/05/22)
-

日本软银公司社长孙正义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构想,在中国及蒙古的戈壁沙漠太阳能发电,然后输送至日本。有人称这是孙正义的宏大“妄想”,但这似乎给空洞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概念勾画了一张具体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