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产业聚焦 > 工业 > 日本锂电池该如何面对中国挑战

日本锂电池该如何面对中国挑战

2019/11/27

PRINT

  围绕锂离子电池的跨越国境的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日本企业具有优势的关键材料领域,中国企业正在不断崛起。从面向智能手机等IT产品的电池到纯电动汽车(EV)等的车载电池,主战场正在改变。在此背景下,日本企业该如何保持优势地位呢?

   

松下的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一直为IT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1991年,索尼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实用化,以此为开端,东芝和原三洋电机等日本企业相继涉足。截至2000年代中期,日本企业席卷了世界电池市场。但自2000年代后半期起,韩国和中国厂商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这种格局正在波及材料领域。

     

  “果然是电子产业的重心转向中国和韩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电池相关行业人士浮现出悲观的表情。

           

  有观点认为,从构成电池的4个主要部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离层)来看,在世界整体的供给量中,中国企业生产了一半以上。

 

       

  在负极材料领域,2018年贝特瑞新能源材料(简称BTR)等3家中国企业占到份额的5成。在电解液领域,广州天赐高新材料等中国企业排在前列。在隔离层领域,日本旭化成高居份额首位,但中国上海恩捷新材料正在逼近。

      

  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等电子和IT领域,日本的产品开发能力下降。犹如乘虚而入一样,新兴企业趁机涉足。中韩企业还得到政府的扶持,投资能力的优势也很明显。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0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3
投票总数: 14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